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十七日 社会的社会目标

(2009-01-17 15:45:11)
标签:

社会目标

二月

粪土

经济人

德鲁克

杂谈

德鲁克日志

今目标

分类: 德鲁克思想解读

二月十七日 社会的社会目标

 

工业社会根本社会目标的缺失,是我们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们已经放弃了“经济发展一直是也必然是最高目标”的信仰。一旦我们放弃将经济成就视为最高价值,而只是将其视为众多目标中普通一个时,我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将经济活动作为社会生活根基的看法。而“将经济作为社会的根本建构领域”的观点的摒弃,就走得更远了。西方社会已经放弃了人在根本上是“经济人”的观念。“经济人”的观念认为:人的动机是经济动机,成就是经济成功与回报。

 

我们需要在重新界定人的本性及实现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自由的、成功运转的社会。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带有道德色彩的社会生活概念,这一概念蕴藏于哲学与经验之中。

 

行动指南:

建立一个组织的目标,要使它能够超出下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超出持股人财富的最大值。建立一个令员工信服的目标,并促使他们贡献出最大的工作成效。

 

摘自:

彼得·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

 

评注:

 

组织目标,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老大难问题。

 

创业者的想法也许很简单,目的就是要发财,要宝马香车。发财,是大多数创业者的第一个梦想。恩格斯说过,“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抛弃其中的道德评判,也可以说,财富和权力,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听起来冠冕堂皇,金岳霖却看出了字面背后的推论“仁义如粪土”。德鲁克并没有轻视经济,而是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没有经济效益,企业无法存活,一切都是空谈。国内初创企业几乎每天都挣扎在生死边缘,管理者为明天的早餐焦头烂额之时,社会目标和责任确实是一种奢谈。

 

发财,是企业家看得见的一个目标,却不能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还没有哪个知名企业把“汇聚天下钱财”作为自己的愿景,绝大部分企业使命都在强调奉献、强调责任,带有强烈的人文道德色彩。这是企业的做秀,还是一种必然呢。

 

德鲁克的观点很鲜明,经济效益只是手段和结果,而不是目的。企业的根本目标,应该超越经济发展,和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假如一个房地产企业的使命是“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他就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压制老二、老三上。遇到大地震,第一个念头就是集中资本、迅速圈地。如果他的使命是“创建美好家园”,做法就可能全然改变。

 

德鲁克作品中时时闪耀着人文的光辉,但是一定不能把德鲁克等同于虚伪的说教者。大道至简,真知灼见往往容易被人轻视。没有目标的企业无法长久,只有利己目标的企业,也无法持续经营。企业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利他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在索取无度之前,先倾力奉献。

 

也许,不是没有自私自利的企业,只是这些企业无法做大做强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