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休的祆神楼

(2015-10-26 06:41:35)
标签:

祆神楼

介休祆神楼

玄神楼

博陵图文

旅游

分类: 暇游篇·华北(山西)

               介休的祆神楼        博陵

 

介休的祆神楼

 

 

    位于介休顺城街东头的祆神楼,被誉为山西四大名楼之一(另有鹳雀楼、秋风楼、飞云楼)。结束新一轮维修不久的祆神楼及所在的三结义庙周边清洁、规整,却减少了几分原汁原味的品貌。

    祆神楼,当地人多称作“玄神楼”,或是读音所至。据说,祆神楼的始建者为宋代名臣、著名政治家文彦博。当年率军在河北征战的文彦博一次遇险,得天降白猿相助而胜并得朝廷嘉许重用。再后,告老回介休家乡的他便于宗祠旁建了一座酬答“神猿”的庙宇,此为一说。

    祆神楼本不是一座独立建筑,而是旧元神庙(玄神、祆神)、后改三结义庙的山门兼戏台。下为山门、上是乐楼、后部跨街、华美壮秀的祆神楼成为一处奇特的多功能过街楼建筑,以至不觉间大大夺了庙宇主体的分量。

    到明万历年,重建了于嘉靖年被毁的庙宇,并根据抑“妖”而崇儒、道的趋势更名为“三结义庙”。清顺治年庙宇毁于一场大火,康熙、乾隆年再行重修、增建,保留至今的建筑主体格局已历三百余载。全部以琉璃瓦覆顶的祆神楼,特别彰显了介休琉璃艺术的光彩。

    据有关专家考证,祆神楼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祆教”建筑。祆教,南北朝时期由古波斯传入中原,又称“拜火教”,以光明的象征“火”为崇拜对象。此为另一说。

    说到“祆”的读音,应作“xiān”,左是“礻”,右是“天”。有些搜索网及网文甚至印刷品,将“祆”误作“祅”或“袄”。“祅”,古同“妖”,或可与神猿有些关联?至于“袄”,棉袄、夹袄之神,就不沾边际了。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适逢庙内不能进入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的祆神楼                         介休博物馆里的祆神楼图展及文字

 

 

   游楼桑三义宫          游介休后土庙 


                                                                                 博陵图文
              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2006/02/06/1139224356.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介休三贤广场
后一篇:游沈阳太清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