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园林淡荡风——天津人民公园
博陵

位于天津河西区的人民公园,曾是昔日天津富商李春城的的私家花园——荣园,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过去,老百姓也常叫作“李善人花园”。围绕园子和园内藏经阁、长廊等一处处景物以及李家代代,民间有一个个传说故事。
人民公园的西面,民国初年属于天主教会的“开洼”,曾是来津谋生的外地贫苦人的聚落所在。称作“谦德庄”的这片区域,20多年前还是一片低矮破败的简陋平房区。如今,高楼广厦的谦德庄已寻不到从前的半点踪影。
清光绪年后,随着八国联军进入天津,昔日的荣园日渐荒废。1917年和1939年的两次洪水袭扰津城,使园内建筑再遭毁坏。日军侵占天津期间,荣园曾作为伪“新民会”的会址。1949年后,政府接管后的荣园进行了整修。1951年7月1日对公众正式开放,园子更名为“人民公园”。
置身面积14公顷的园林,举目可望见园外环绕的楼宇,在众多公园里只属一座中型公园。但她却拥有一个八方公园中的个例: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为公园亲题园名。
1954年国庆前,时任天津人民公园主任的张学铭(张学良之弟,30年代曾任天津市长)到京欲请国家领导人为公园题字。正开人大会的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说:“我每天开会都能看见毛主席,可以把你们的想法向主席说一下。”未想到,毛泽东第二天即题字复函。
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曾兼过动物园的职能。禽笼兽舍虽然简陋,却给许多人留下童年的美好记忆。不久前,在保护重要旧迹的前提下,这里刚刚完成新一轮的园区提升改造。
人民公园,走过一百四十多个春秋岁月。依旧和风淡荡的湖面清波相逐,记录了城市百年变迁的一角。愈加妩媚的柳绿花红,这里是繁华都市里的一方恬和净土。

南门
1954年9月19日,毛泽东亲题“人民公园”





百年藏经阁重建后向前移动了10米

新建的中华花戏楼
遥控船游戏
临水长廊




公园西临谦德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