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和中国地学会旧址 博陵
历史上著名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在今天津美术学院内(河北区天纬路)。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另有1905年一说)。推行“新政”的袁世凯倡办学校,委直隶提学使傅增湘任女师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后,学堂先后更名过北洋女师范学校、直隶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等。女师学堂的历史,更可追溯到1904年由《大公报》女编辑吕碧城创办的“北洋女子公学”一脉。
1903年,来津“探访女学”的吕碧城受《大公报》英敛之赏识任见习编辑。通过《大公报》,她积极宣扬女权和妇女解放思想。又经英敛之介绍,认识了严复、严修、傅增湘等人。第二年,吕碧城亲任她自己刚创办的北洋女子公学监督。两年后,吕碧城任新组建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其间,北上的秋瑾专门来津拜访吕碧城,了却两人相互仰慕已久的夙愿。
“五四”运动期间,女师学生郭隆贞、刘清杨、邓颖超、许广平等曾发起组织过“天津女界同志会”。“觉悟社”的女社员,也大多是女师的学生。北洋女师的师生,许多后来成为为国家做出卓著贡献的人。
当年,应北洋女师监督傅增湘聘请任学堂教务长兼地理教师的张相文,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学会还出版了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刊物——《地学杂志》,开中国地理学术研究的先河。
随着后来院校的多次调整,北洋女师及其后延作为整体校已不存在。不过,现在有多所学校将其引为本校先导,也当是北洋女师精神不灭的象征。
1910年学堂由附近的三马路三才里迁到天纬路现址


中山路旧照展之女师教学楼

美院内中国地学会旧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