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起伏颇大。周初技术走势曾出现一个明显的地量反扑,周二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901亿元,进一步萎缩至近14个月以来的新低。周三则出现反扑之势,大盘再现久违的强势反弹走势,成交量快速放大,两市成交合计1597亿元。日K线一阳吞多线。但外围市场依旧疲弱,周五沪指再度创下新低,2400点整数关口受到考验。
外围形势也颇不平静。意大利遭评级下调;IMF调降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美联储“短债换长债”等利空消息集中袭来。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彻底扭曲了全球金融市场,外围股市及铜等期货全线下跌。连从来都一枝独秀的黄金也没扛住。
市场的担忧接踵而来,本周还有一个“大家伙”中国水电的上市,计划募集资金173亿元,又是一个超级“抽水机”。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都在期待政策面的“救市”信号,可政策却总是以不变应万变,似乎并不担心目前的点位,未见丝毫改变调控市场的手段。社保、保险基金入市依然不坚决,中央汇金等长期资金还是按兵不动。“救市”没有见到影子,扩容速度却是不减反增。
“大家伙”并不只一个中国水电,后面还有一个陕煤股份,作为年内第二大IPO,陕西煤业计划募集资金是172亿。两只大盘股合计募集资金可能超过345亿元,这对流动性紧张的A股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另有传闻中国人保今年也有IPO计划,预计募资额比前两者还多。笔者认为以目前的市场状况,估计年内上市不太可能。
其实股市的涨跌并不取决于扩容与否。但A股长期以来“重融资轻回报”的特色,让投资者面临着“高风险低收益”的困境,而在股市低迷期间推出的巨型IPO才由此被视作“众矢之的”。
依据历史数据统计,大盘股的发行上市都会对二级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大盘股发行网上/网下申购日,大盘下跌的概率为80%;网上/网下申购资金解冻日,大盘上涨的概率为90%(其中10%为高开低走);在大盘股上市日,大盘下跌的概率为75%。大盘股上市日,市场需要大量资金维持新股股价,其他股票无暇被顾及,大盘下跌也就很自然。在相对高位,超级大盘股发行上市前后历史表明往往成为重要阶段高点,如2007年11月初募资377亿元的中国石油,恰好成为上证指数2007年的历史顶部。2009年7月底计划募资405亿元的中国建筑,也凑巧成为上证指数2009年反弹行情结束的标志。
而在相对低位,超级大盘股发行上市前后又往往诱发形成重要阶段低点。如2003年中信证券上市与长江电力上市,2006年的中国国航上市。典型的如去年7月超级大盘股农业银行上市,当时诱发形成了大盘的中期底部,随后股指大幅拉升向上突破。
不管怎么说,为了超级大盘股顺利发行的要求,这个护盘的助力还会是有的。下周中国水电的上市能否形成“最后一跌”就充满了悬念。在当期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通胀不治,货币不松,政策面态度不明。超级大盘股的发行成了考验大盘的试炼石,是上还是下,市场或将就此摊牌,形成中期走势的转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