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室】“边缘”社会学/人类学—想象的小姐,情欲化的研究者
(2011-11-25 20:39:39)
标签:
杂谈 |
讲座推荐:12月17日(周六),下午两点。
主讲人:黄盈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现任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人大社会学系副教授。曾短期游学美国、澳大利亚、荷兰、香港、印度、泰国、越南等地。自99年起师从潘绥铭教授从事性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红灯区研究,中国女性的身体与性,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性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
相关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著作多本。其中,硕士论文:《对A市和B市发廊小姐专业化情况的考察与分析》(后缩载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
2002-2003》);博士论文:《身体、性、性感: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最新著作:《性社会学》(与潘绥铭合写),《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反思》(与潘绥铭合写)。
讲座介绍:想象的小姐,情欲化的研究者
“娼妓”,连同着“裹脚”、“妻妾成群”与“房中术”,集中了老外们对于中国的性想象。正是因为连上了“(卖)性”,被标为“小姐”的这些妇女成了“被治理”的焦点,不管是话语层面的治理,还是实际的扫黄,或者性病艾滋病防治。而这些治理的话语与实践却往往是“主体缺失”的,在高度道德化与政治化的背景下,“治理”背后的情感结构与现实逻辑鲜少被质疑。
话表两头,1999年的寒假,我带着自己的想象第一次住进了深圳某红灯区,坐进了发廊。年夜饭是小姐给做的梅干菜炒鸡腿,春节跟着小姐们打拖拉机、蹦迪、逛公园,香港紫藤(小姐社工组织)的严给了我10块港币压岁;帮小姐追过男朋友……12年间,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进进出出十五个不同地方的红灯区。被小姐挑战过“想要了解我们你就得做(小姐)”,经常在台前被问及“那些女的为什么要做小姐”,在台后被戏谑“你被客人点到了怎么办”。与上千位小姐、妈咪、嫖客,以及草根工作者的接触过程中,我不断地勾勒着“红灯区”,感受着“红灯区”的变化;“红灯区”(里头的人们、国内外的研究与争论)也在不断地建构着我,形塑着我对“小姐”的情感结构与现实逻辑。
带着对自己的研究经历与情感变化的审视,藉此动态地展现我眼中的红灯区,对话主流话语对于小姐的各类想象,剖析“小姐”想象与治理背后的各种情感结构;或许,还可以一起探讨在中国的现时情境下,可能的红灯区发展空间。
感谢新知沙龙提供的场地及其他支持http://site.douban.com/xzs/
如何找到三号会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665970100frcc.html
叁号会所最低消费:20元,20元您可以得到一杯饮料,如果点其他饮品或还有需要,掏钱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