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我来过了

标签:
广播电视事业录音工程北京广院聚会杂谈 |
http://s10/middle/4df600d7g8302599c10d9&690&690
2010年3月27日,很难得很珍贵的照片。
昨天晚上和从老大的相册里翻找出我们A103寝室6个傻妹大学时代的照片,贴给小西看。哎当年很青涩啊。不过如今一下子成了一堆成年人了。
04年9月遇到的这帮同学,想想5年半过去了。
作为一个来自沿海城市的姑娘,当年我真的觉得北京连同广院连同我所见到的04音工的一帮同学,都是土里土气的,让我充满了失望,不过如今,我们真的成了我们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一堆“中流砥柱”了!不可思议。
有些人进了北京台,还有打入人民大会堂内部的,也有些人至今漂在北京,还有人被央视一把大火连累,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的……有些人排上了经济适用房的大队,有些人为了凑个首付一接爸妈电话就紧张,也有些人家里早准备了豪宅,但有些人正挣扎着是不是该把有房作为结婚的条件……有些人动动手指一年入账几十万,有些人干死干活,挣的利润都用来养老同志,有人被企业压力击垮,重返校园追求纯粹,也有人绕着地球飞了好几圈,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一行……
突然,人生的道路开始出现分叉,变成了一棵大树的枝枝叶叶,繁茂起来。
干“录音”这一行,一不小心,几个同学走到了镁光灯下,搞不好过几年就成了一个大师。更多同学只是成了这茫茫音乐潮里的一朵小浪花,不过欣慰的是,至少我们都在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在北京一周,我基本没自己花钱吃过饭,被这样那样的同学请着,有些甚至在大学时代也并不那么熟,如今突然好像很熟悉的老朋友了。
就是缘分啊,能从天南地北相聚,更别说,班里已经诞生了一对新人,即将诞生另一对新人,还有一人娶了我们隔壁班的小姐妹。
见到了教录音技术的朱伟老师,以及我的论文导师胡泽老师,然后我一张口就把他名字叫错了……
想想我真不算个好学生,想走文艺女青年的道路,又不坚决,到头来从事了广电事业,又发现自己错过了这些朴实又愿意教导你的老师们。
聚会的时候想叫我们班一位比较不羁的DJ Lee同学,又怕他还是那么无厘头,不屑于小聚会。却听说毕业后他合群很多,每聚必到。虽说这次还是因为工作没能见到他,但这种转变给我些许感动。再过很多年的时候,你们会在哪里呢我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