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ANG STRINGS的点点滴滴

标签:
bnagstrings阿卡贝拉娱乐 |
昨天把MIDI键盘给了澄策,把《MIDI音乐制作》给了熊键,而他们返还我的,是一张《BANG STRINGS一周年演唱会》DVD。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盒子把它放入光驱。
当6长年轻的灿烂的笑脸映入眼帘的时候,回忆又一幕幕浮现。
刘卓然,曾经帮我的《古琴台》无偿演出了“伯牙”的对白,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对古典艺术特别认真和执着的男孩。
当时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参加国际合唱节,唱的是《金秋》。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首意境很美,却不是很容易被大家说欣赏到其精髓的作品。不过当时的合唱团,差不多算是我们鼎盛的时期,为了西班牙的录音样带,每个人的声音融合度可以说都已经超过我们本身的水平了。
虽然我自己觉得当时在团里每次的演唱都很认真,但是我没想到唱歌能让一个合唱团员本身受到莫大的感动。当回去的路上,刘卓然红着眼圈和我说那种60个人安静唱颂《金秋》的那种氛围时,我必须得承认,在合唱这件事上,刘卓然的境界比我高。
最后的那段时间,团里很多矛盾,支持我留在合唱团下去的其实就是卓然、澄策那些可爱的团员了。他们对于每次唱歌,那种认真的表情,尽力去找音高的、控制声音的表情,现在已经在我脑中成了一个符号。
当刘卓然和我说要组一个无伴奏小团体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奇怪,因为他对于艺术的热爱让我知道他不是说着玩还是要真的去做。其实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一点,非常可贵,我想BANG STRINGS的团员可能都有体会,卓然的那种坚持和执着。
很多时候,会觉得卓然是一个有点怪怪的人,说话感觉有点不入流,像一个误入21世纪的堂吉诃德。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他在合唱团朗诵满江红的时候,我并不是被他的嗓音和表现力感动,而是被他的执着的表情感动。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他让我看到了艺术里纯净的力量。他的坚持很多时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看,刘卓然还在坚持。就是这样的感觉。
当然有很多欣喜和意外,最初的5人组合,当卓然提出人选的时候,事实上我很吃惊除了澄策之外的另外3个人能答应。谢锷和贺敬杰当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都很活跃,而熊健也花了很多时间在音乐创作上,一旦决定要搞一个小团体,必定要花去相当的时间。第一次在学校门口聚餐的时候,我只是想告诉他们,必须做好各种准备,不要只凭一时的热情。不过显然他们的热情并不是我能估计的。
一直到后来李洋的加入,我知道,他们并不只是一群凑在一起唱一支歌的孩子。他们在做一件事,一件很有想法的事。因为这件事的意义,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李洋是第一个,后来又有了专门拍摄像的,专门化妆的,专门做海报的,甚至最搞笑的是,我们04音工全班每个组都录制了BANG STRINGS的歌,弄得作品审听的时候大康老师都笑了,这些稚嫩的录音,可能成了BANG STRINGS宝贵的“样品”。
谢锷本身的嗓音条件很好,感觉也很好。要说自身条件,是6个人里面最出色的一个。所以大多数的歌曲我们突出了他的声音。不过作为一个歌者,我觉得他很难得的一点,就是如果需要他当配角,他会尽力去当好这个配角。还有就是他的那种表现力,我觉得是BANG STRINGS里面最鲜艳的色彩。能放得开,不怯场,也是以后他从事播音这个行业的良好条件。现在再回想起来,当初那个顶着一头卷发叫我“姐姐”的小男孩,确确实实是我亲手招进合唱团的。一转眼,居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让无数女生捧着花尖叫的偶像。
贺敬杰不是太爱笑的,还有一点点小胖,一开始我听到他的声音的时候确实有点想笑,觉得和他的形象并不是很搭配。而专业是唱美声的他,在BANG STRINGS这个团体里面,很多时候要去改变自己习惯的发声方式。这是很难的。要知道一般唱美声的,要唱一个高音,必须用气,用方法,而用了方法之后声音就有很大的共鸣,和流行歌曲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异。一首歌曲下来,谢锷也许唱着挺舒服的音域,贺敬杰则是一直吊着嗓子还得控制自己的发音。
还有一个很不容易的人是刘卓然。当然本身能唱男低的人非常少,要保证bass那样厚实的音质,是需要很多方法的。所以男低这个艰巨的工作落到了他身上。但是BASS有着非常大的责任,他是整个无伴奏团体音准的最大决定因素。对于一开始连谱都不识的他来说,音高完全是一个空白的概念,以我在合唱团当时带男低的经验,我当时很怀疑卓然是不是能胜任bass,我能告诉他的只是:你要花非常多非常多的努力。不过后来他不仅有了音高的概念,能自己听音准,而且还自学了B-BOX。我觉得B-BOX是让整个团体具有现场表演能力的一大武器。真的,他很让我惊讶。他从团队里的一根软肋,变成了一个宝。
李洋当时进BANG STRINGS的时候对谢锷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你做主唱,我服”。其实李洋本身的嗓音条件也非常优秀,而且唱R&B也很合适,但是在BANG STRINGS里,他甘愿做谢锷的一片绿叶。他是一个很直的人,有啥就说啥了,很符合新疆人的特点。有一次我无意中说他包上挂的小狐狸很可爱,他当即就把它拆下来挂到了我包上。不喜欢就不喜欢,每次的反对意见他都可以大胆得说出来。而且他服你的话,就会很认真地去配合你。从做人这点来说,觉得李洋是个很义气的可以称兄弟的人。
澄策也是BANG STRINGS里面音准上不太有保证的一个团员,但是他的个人嗓音很有特点,应按说非常有磁性,而且他自己能控制得比较好。怎么样扬长避短是他最大的问题。他很喜欢用一些手势帮助他自己跟上歌曲的步调,而他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很多时候,作为一个东北人,他的一些冷笑话化解了团队里的很多尴尬和小矛盾。而他作为一个男生,我觉得绝对是个称职的男友,对自己的女朋友总是尽可能去体贴。澄策给过我两次感动,一次是我借他的笔填表,说他的笔写着很舒服,第二个学期一开学他居然送了我一盒那种笔。还有一次是我在合唱团休息的时候弹了一点“时光倒流七十年”,他后来专门刻了一张碟给我,还复印了原版CD的封面剪裁好,贴在给我的CD外壳上。一个男生能细心到这地步,太可贵了。
最后要说熊健,熊熊我不觉得他是我的师弟,而是我大学时代很有幸结识的一个朋友,也是音乐上可以探讨的一个知己。他很有才气,和我们04大多人玩音乐的人的才气有点不同,他对于音乐的感觉有更多的传统因素,所以很多时候他的创作会很大气。这点我挺欣赏的。此外就是他一直很谦虚也不骄傲,对于自己的认识很明确,不高估也不低估。从一开始他来问我问题,现在我得像他学习了。以后不在北京了,估计会经常想他呢。
说一下DVD里面我最喜欢的歌吧,虽然每首我都喜欢,但从艺术角度上说最喜欢<ALL I ASK OF YOU》,BANG STRINGS的演出让我感慨大师的作品到底不一样。此外李洋和澄策在里面的solo都控制得张弛有度。贺敬杰的高音比较飘,合适那首歌。谢锷虽然没有展现他强大的表现力,但是很好地融合了整个团体。熊熊和卓然的低音在这首歌曲里面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很可惜,如果早点排出这首作品,我会在录音棚里把它好好录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