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你的教养配得上音乐会么??

(2010-03-22 18:22:16)
标签:

杂谈

音乐会

教养

钢琴教育

分类: 我的杂谈

 

今天去观摩了一场音乐会, 是李云迪的老师但昭义教授国际获奖学生的钢琴表演. 

 

今天的音乐会前半段是本地学生的表演, 后半段才是潘林子, 古静丹的表演. 刚开始的时候还好, 音乐会进行了一半之后, 周围就开始出现杂音了. 右侧后面传来西西索索的塑料挤压的声音, 转头一看, 是有人在打开食品包装. 拜托, 这是在看音乐会, 不是在看电影, 怎么吃起零食来了呢? , 吃就吃吧, 开袋子也要快一点嘛! 五秒钟还不成? 愣是一直一直西西索索响了N分钟, 让人不胜其烦! 然后左侧后面传来两个女人的聊天, 虽然声音不大, 但是在抒情的低缓的钢琴曲中, 这种谈话声简直就是难以忍受的噪音! 如果我有武林功夫, 当时真想喂她俩一人一个暗器, 来个见口封喉!

 

因为陪同孩子, 我们去过好几次钢琴比赛现场和钢琴音乐会现场,每一次都遭遇一些不愉快的困扰.

 

上一次的杜宁武双钢琴音乐会,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母女, 孩子才七八岁的样子. 一个音乐会下来, 两个人一问一答地评说个不停, 我先用眼神抗议了好几次, 后来不得不用语言抗议了, 每次抗议都只换来几分钟的停顿, 然后又故态复萌. 我真服了这些人, 他们就是能把公共场所当成他自家的客厅! 

 

最离谱的一次是参加孩子的电视大奖赛现场. 当天我们选取了第二排一个靠走道的位置,因为这样的位置不会被人挡住视线。

开场前,照例是广播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关照大家关闭手机,不要随意走动之类的。

谁知道开场十分钟之后,我旁边的走道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后排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道什么原因,要走出去,再走回来。刚开始还是个别, 渐渐地, 就成为常态了, 小孩子走动, 大人也走动, 女人走动, 男人也走动. 不到千人的会场,在整个三小时的录制现场中,从我身边上上下下,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可以用川流不息来形容。更要命的是, 电视台那个走道是木搭的过道,上面只是铺了一层地毯, 脚步销稍重一点就发出咚咚的响声。我很想集中精神,好好听听那些台上的孩子们的表演,可是身边的憧憧人影,和轻重缓急的脚步声,真的是叫人心烦意乱。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些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急,非要在演出的中间来回走动呢? 就算是内急, 也该在开场前和中场休息的时候方便。遵守现场的秩序,维持现场的安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修养,不是对表演者和其它观众最基本的尊重吗?为什么我们的音乐会整得跟百货商店一样嘈杂?

还有一些孩子,原本是家长带来观摩表演的,到了中场就坐不住了,把现场当成了嬉闹的地方,高声谈话有之,奔跑追逐有之,家长则听之任之。

 

一场音乐会, 尤其是像钢琴这样的音乐会, 如果没有良好的现场氛围, 是很遗憾和不可想象的. 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下来, 我不得不认为, 现阶段本地公民的教养配不上高雅的音乐会.

 

音乐会应该是文明人的聚会, 严肃音乐讲究形式郑重,  内涵深刻,格调高雅,中国庙会式的通俗,随意, 轻挑, 吵闹在音乐会里不仅是不合时宜,也是缺乏素养的表现. . 即使撇开音乐会不提,眼里有别人,不妨碍他人,也是最基本的公共素养。

 

虽然现在各种艺术班很热门, 学钢琴的孩子也很多,不客气地说,相当一部分是枉有技无修德,学其表不知内,正如同我国的教育,更多的是授人以器,而不是立身做人。

 不是印第安人穿上西装, 就成了文明人. 不是学了钢琴, 就叫做有素质的.

 

那些学习钢琴的孩子, 如果连音乐会上基本的修养都没有, 钢琴级别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