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钢琴 |
分类: 我的杂谈 |
作为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学琴最难的不是某个音,某个技巧,某个曲子,学琴最难的是坚持!
我的孩子已经学琴七年了,基本上是一年一个级别这样走过来的,回想那些一个又一个的日日夜夜,真是感叹漫漫学琴路啊!看到孩子现在能够流畅地弹奏比较大的曲目,看到她现在十指流转的动作,作家长的很欣慰,
作为过来人,对新加入学琴的家长和琴童,我很诚恳地说: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决不是一两天一两年可以达成的,所以必须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
学琴不只是孩子的事情,也不只是老师的责任,这里需要家庭的付出。我们可以不懂音乐(本家长也不懂五线谱),但是家长的陪伴和付出,对孩子能否坚持,能否进步是很重要的。所谓的陪伴,
在家中一定要培养出自觉练琴的习惯。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在我们家是每天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练习,这一点一定要成为孩子生活的习惯,也是家庭生活的习惯。固定一个时间,然后大家一起遵守,不要随意更改。如果家庭活动会影响到练琴,要跟孩子事先说明什么时候补上。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的兴趣爱好可以坚持下来,有的却不能。事实上,快乐的喜欢的东西比较容易坚持。有的家庭是孩子自已爱上钢琴,有的家庭是家长的意见,不管如何,不要让钢琴成为孩子的负担,练琴不要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常被责骂的领域,否则一旦孩子认为这是一个苦差事,倒霉的差事,常常被训的差事,他就会产生厌倦感和对立情绪,那个时候你要求他坚持就很难了。在要求和效果之间,在坚持和妥协之间拿捏一个度,搞好平衡,这里面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要多些耐心,多理解孩子。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老师要求的某一个细节他老是做不出来,一个需要弱的地方他就是弱不下来。其实孩子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很可能暂时就是顾不过来。我自已尝试过练习两手并用,感觉那真的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啊!人都有阶段性的局限,先不要急着去责备孩子,要体谅他帮他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有,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也是我们家长要正视的,有的孩子音乐感受快些,有的慢些,可以调整学习的进度,有的孩子表现力强些,有的弱些,要慢慢引导,不要指责或单纯的攀比。我的原则是,只要孩子是认真的,他就是最棒的!
我想,除了那些个别人会走上专业的道路,大部分的家庭把孩子送上琴路是出于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让我们记住我们的初衷,教孩子同音乐成为朋友,让钢琴成为陔子成长的阶梯。
爱,鼓励和坚持,这是孩子学琴路上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