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兄妹弄回声

标签:
鼠仔育儿 |
分类: 我的家庭 |
画外音:小哥走我也走,紧跟随哥哥的左右
小哥在广州,鼠仔在珠海,一般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会碰到一起。
从四年前开始,他们两个碰到一起的时候,就像化学反应,平日里在家中还算乖乖孩的两个人,很快激变成兴奋过度,胡说八道,一唱一和的捣蛋鬼。
除了翻箱倒柜,胡蹦乱跳,拿着长物格斗以外,他们最爱做的就是哼哼哈哈。
古时候有哼哈二将,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合起来正好一对;在佛教里他们是左右门神,出现的时候总是成双成对。
之所以想到哼哈二将,是因为我们家里这对活宝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出双入对,而且只要一个人哼一下,另一个准会哈一下。
就像这样:
大伯找到了更好的比喻词------ 回声。
大伯说,小哥在的时候,不怕找不着小老鼠,因为小哥叫一声,肯定就有回声,循着回声的方向就能找到鼠仔。
在家里,或是在户外,有事没事的时候,小哥便会嚎叫几声,不管他嚎叫的是什么内容,鼠仔都会跟着复述一遍。
于是我们周围常常会响起一些呼号。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正经的话,有时候是一些短语,有时候是一些口号,有时候是一些含糊不清的英文,或他们自创的外语,有时候是无聊的语气词,甚至只是纯粹的粗话。
对于那些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胡言乱语,你忍不住要呵斥几句,他们却置若罔闻。你越是反对,他们越是起劲。
大白天的,有时候就由着他们去了。
可是,每晚入睡前,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仿佛是设置了固定程式的小喇叭,非要经过一番哼哈播音,不然就消停不下来。
这个“噢哦哦~~~”,那个立刻也“噢哦哦~~~”
这个“恩恩恩~~~”,那个马上也“恩恩恩~~~”
这个“嘿嘿嘿~~~”,那个跟上也“嘿嘿嘿~~~”
这个“哈哈哈~~~”,那个接着也“哈哈哈~~~”
这个“SHIT~~P~~”,那个回应也“SHIT~~P~~”
。。。。。。。。。。。。
。。。。。。。。。。。。
即使在大人的苦口婆心 + 高压威胁之下有所收敛,不再出声说话,他们也会使用诸如吸一下鼻子,干咳两声,咂咂嘴巴,打打呼噜,或窃窃呲笑的方式,继续发出声响和传播回音,百般蹂躏你的听觉神经。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是婆婆想早点睡下的时候,他们的噪声显得相当的困扰和刺激。如果到了两人分别的前夕,这种回声会更加变本加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抓紧时间狂欢。
是的,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是属于他们的狂欢节目。
为什么非要如此这般?回答说,爽。
小哥以获得回声为荣,鼠仔以发出回声为乐。
要解读这种行为,本家庭医生的鉴定是:此等表现属幼稚病症状之一,暂无有效药物预防控制。处方是:等待他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