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我在哈萨克族家庭

标签:
那拉提草原别克哈萨克族酥油吉尼斯杂谈 |
2012年8月15日,新疆伊宁市郊一处哈萨克毡房餐饮点,女儿与哈萨克歌舞团的歌手合影。
哈萨克传统民歌非常好听。中间是师傅,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左右两侧是徒弟,他们也正在组成一个组合,声称要用民族的乐器演奏出世界的声音。牛!
2012年8月16日,那拉提草原。哈萨克兄弟吐尔罕·别克在他的草原部落,与我及女儿合影。
这个大学生把哈萨克的祖先乌孙国的历史文化加以挖掘整理,以实景演出的形式向海内外的游客展示。赚到钱的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民族。
乌孙国国王迎娶大汉王朝解忧公主,这是2000多年前那拉提草原上的一幕。现在每天都在别克领衔的草原部落里上演。
2012年8月17日,我女儿的背影。她正漫步在那拉提空中草原。这里有着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哈萨克族人数世界之最,比哈萨克斯坦还多。远处的毡房是吐尔罕·别克妹妹的家。他妹妹新婚不久,在这片最美的草场上放牧着她的生活,也放牧着她未来的理想。
哈萨克牧民的“桌子”就是随地铺开的一块餐布,脚是不能放到这“桌子”上的。上面摆放着各种果盘和零食,这是下午茶的时间,不是正餐。大家吃馕、喝茶、聊天。左边我的哈萨克兄弟别克,中间是他刚嫁出去的妹妹。右一为大众网随行记者刘国栋,右二是我的胖兄弟、司机张勇。
别克的妹妹在以主人的身份给我们调制奶茶。与蒙古草原上的奶茶及西藏的酥油茶不同,哈萨克的奶茶不是煮出来的,而是调配出来的,不锈钢容器里烧的是茶水,玻璃碗中是奶,那几个碗中是糖、蜂蜜、酥油等,以各人口味不同自己调制,浓淡相宜。
吐尔罕·别克在他妹妹家的邻居的毡房内,与女主人聊天。他手里和面前小桌上的是一小一大两个装潢酥油的羊肚子(DU,三声,羊的胃)。加了盐的酥油装在羊肚子里,会保存一两年没问题。酥油是哈萨克人家家必不可少、餐餐都离不了的食用油、调味品。比五星级酒店里一小包一小包的黄油香多了,那不是一个档次的。
以前的酥油是用木桶打出来的,但出油率低。现在是用这样半机械化的奶、油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左边流着的是分离了酥油的奶,也就是脱脂奶,右边滴着的,是分离出来的酥油。
我女儿跟哈萨克大妈学着挤奶,手握住奶牛硕大的乳头,却怎么也挤不出来。哈萨克女人每天要挤几十、上百头牛的奶,还有马的奶。
右边盖着红布的这个大皮囊里面盛的是马奶。每天都要挤上百斤奶,盛在里面慢慢发酵。隔半小时要用木棒搅一搅。所谓马奶酒,其实就是发酵后的马奶,顶多是一种饮料,无酒精,酸得厉害,内地人喝不习惯。但这就是哈萨克最喜欢、一天也离不了的“水”。马奶喝多了也会醉,醉得比喝酒厉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