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果真是个灾年?人们怎么都变得焦燥、浮燥起来?
(2012-01-18 19:58:48)
标签:
杂谈 |
真是应了说烂了的那两个形容词: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原来觉得遥不可及的2012,突然就撞了过来,想准备一下如何应对的时间都没有。
2012不是一个数字,不是一个年份,甚至“二零一二”有的时候已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有了很多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人们对它的感情相当复杂,前几天网上看到有一并不富裕的哥们在2012到来前将自己全部积蓄七八万元挥霍一空,这不是八卦新闻,而是社会新闻。好在大多数人不会如此入戏,但无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的情绪受了2012的影响,或多或少。
这种“影响”中最普遍以及于漫延的开来的情绪,可用四字归纳:焦燥、浮燥。不光普通人受影响,名人也不例外——原来我眼中相当蛋腚的一些名人都开始出现了这种状况。在去年上半年我刚开始玩的微博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这种情绪的漫延。
方舟子与罗永浩的跨年嘴仗,以罗的完败而结局(或是小结?不知罗是否还要反扑),但方在此间表现亦不大气,有失一个资深学术打假者的风度。
我尊重的一位著名评论员,在一家著名的报章上写过很多颇有见地的评论员文章,很令我景仰。而在与方的微博交流中,竟也出现了“你不象疯狂一样咬人,会死啊”这样焦狂的字句。
原来颇为沉稳、大气的韩寒,从昨天开始也表现出了焦燥的一面。先是大失水准地回应质疑他的麦田,今天又仿佛跳着脚骂街似地以“精子没活力、老婆偷人、孩子是别人的”讥讽加入质疑的方舟子,让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是当年那个七步成诗的才情兼备的美少年。一个能够站在相当于哲人的高度大谈“革命、民主、自由”的青年公知,应该明白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是必须的,好象他也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但为什么一涉及到自己,就如此暴燥?在我看来,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要回应就只罗列一些硬的证据,不用任何情绪化的形容词。悬赏、赌注、骂战不仅丝毫不能加分,而且让他的粉们也在惊诧中感觉丢人。
我也不避免。虽无焦燥,却更沧燥。新年到来,本该在北京好好整理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出版社编辑大姐、兄弟在后面催着呢,我却总是一天天推。每天晚上上床前都发誓“今晚早睡”,而无一例外靠到下半夜,不动一笔,整晚看电视,报复性地打游戏。哈哈,对此我对自己的解释是:过年前好好玩,年后新开始,生活有规律、做事会坚持。
时间真快。2012很快也会过去。但焦燥、浮燥也会很快就消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