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亮的泉州

标签:
施晓亮泉州盛世花开丝绸路杂谈 |
右四是泉州的施晓亮。左四(白衣者)是东南早报社摄影记者陈英杰,他因打篮球摔伤膝盖正在家里休养,我们深夜造访,他与父母一起热情接待我们、详解泉州历史文化。并于第二天带伤陪我们走遍了大半个泉州城。
城市因人而精彩。
这好象是央视一个栏目的的广告语。借用一下。我想,如果没有一个个感情深厚、印象深刻的朋友,那一个个城市,就是或宽或窄的马路、或高或矮的楼房。因为无线电手台信号串台而结识的朱志洲,我们记住的徐州;因为热情得过份的李荆州,我们对这个除了古城墙乏善可陈的荆州增加了感情;因为胞兄,我对扬州更多的亲切;因为与付维松12年后的重逢,我对汝南这个天下之中的弹丸之地,有了一丝情缘
泉州,这个完全陌生的闽南老城,因为施晓亮而精彩。
这个施晓亮不是本人,而是一个同行,一个和我身高不差分毫,姓名一字不错的兄弟。
闽南最大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东南早报》记者施晓亮。
是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这个名字,当时有点好奇,好象还电话找过一次,没找到。后来就渐渐淡忘了。接近泉州的时候,脑子里忽然蹦出这个名字。马上打114查报社,查此人,没费任何周折,就找到了。
电话那端跟我是一样的惊讶。等确认无误后,他热情地给我安排酒店。我们到的当晚,他就联系好报社里的金牌摄影记者,曾经多次获得摄影大奖、省劳模陈英杰,带我们去在家养伤的陈记者家,讨论次日的采访安排。
电话里,每次我打电话自报家门:“我是施晓亮”,都能听到对方本能的错鄂。我也同时会呵呵一笑。这种奇特的快感,已经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其实,有关泉州的印象很多,不仅仅是一个施晓亮。本文草写于厦门到漳州的路上,现在下高速了。该止笔了。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