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56民族佤族司岗里茶红明施晓亮 |
分类: 走进56个民族家庭 |
儿时就熟悉并喜欢那首歌《阿佤人民唱新歌》:
村村寨寨,哎
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
这是我儿时最喜欢唱的歌,在那个文化单调乏味的年代,我觉得它要比《我爱北京天安门》好听一百倍。2001年春节前我来到沧源,才知道,这首歌就是改编自当地佤族的传统民歌。而真正原汁原味的佤族民歌,比这首传唱多年的“名歌”,那是不止要好听一百倍。
置身阿佤山下,走近这个从部落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这个告别原始的刀耕火种和狩猎生活、骤然融入现代文明之中的佤族,并未在现代文明的港湾中迷失,而是顽强地固守着自己的传统。
我第一个接触到的佤族人是茶红明。这个壮实的阿佤汉子有着甚于山东好汉的豪爽,一见面,第一句话,就让我喜欢上了佤族:“我们佤族,是东方的黑珍珠,亚洲的野玫瑰,云南的黑牡丹。我们,生下来,会吃饭就会喝酒,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这就是我们黑阿佤!”
如此的豪爽让我一下子热血奔涌。生活太平淡,平淡得象复印机复印出来的一样;生活、工作压力之下的人们,一个个磨砺得没了棱角,也没了激情。激情是生命的兴奋剂,可以让人生活得更精彩!
是夜,一身酋长打扮的茶红明率领他的司岗里艺术团的三百位弟子,来了一场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篝火歌舞打跳。
正象茶红明说的,佤族人天生就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佤族歌舞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仅是吹着芦笙跳的舞蹈就有近300种,敲着芒锣、铜鼓、木鼓跳的舞蹈则有近千种之多。
世人最熟悉的莫过于佤族的“甩发舞”了,在春节晚会在内的大型文艺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一群皮肤黝黑发亮的佤族姑娘各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节拍,甩起黑黑的长发,黑发垂下时如瀑布飞流直泻,甩起时如海浪飞扬,激情、奔放、充满了野性的美。
佤族歌舞让世界了解了佤族,很多佤族青年也希望通过歌舞让外界认识自己。在沧源,靠跳舞闯世界,已成为许多佤族青年的梦想,通过勤学苦练,不少青年圆了心中的梦。
最早创办“司岗里民间歌舞艺术团”的茶红明无疑就是这帮歌舞闯世界的佤族青年的教父。
十年前,他在全县各村贴“招生”小海报,将几百名佤族青年男女召集在一起,教他们佤族的传统歌舞。很多青年人背的干粮来学习。经他手培养的歌舞人才达上千人,已经有数百人走出阿佤山,走向昆明,上海,北京,甚至走出国门。
现在充斥人们耳目的只有时髦的流行文化,如此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对于腻了大鱼大肉的城市人来说,如同绿色天然、清爽可口、着重保健的农家宴,大受欢迎。茶红明和他的司岗里歌舞部落走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走到了我的家乡。在山东济南的南部山区,有一个著名的九顶塔民俗园,当年茶红明就带着他的弟子们在此打天下,在数九寒天的室外舞台上,他们用热情奔放的佤族激情,感染着山东游客,一炮而红。
永远难忘2001年春节前的那一夜,一身酋长打扮的茶红明,一声令下,三百弟子排成方阵,燃起熊熊的篝火,在让人热血沸腾的动感节奏中,敲起木鼓、甩起长发,挥动双臂,载歌载舞。
加令加令赛--加令加令赛
加令加令赛--加令加令赛
加令啊,,,赛!赛!
三百只裸足同时踏在地上,如同黑阿佤有力的心跳,“加令”号子高亢地激荡在阿佤山的夜色中......
我们与阿佤朋友同醉,醉在古朴、率真的佤乡。
茶红明和他的司岗里阿佤艺术团。
黑阿佤,跳起来。
http://www.clzg.com.cn/images/2006-12/26/DSSB-T74c26C001_b.jpg会走路就会跳舞!!" TITLE="佤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会跳舞!!" />
http://www.yndaily.com/pic/2004/12/news_83_90791_3.jpg会走路就会跳舞!!" TITLE="佤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会跳舞!!" />
黑头发甩起来(网上资料片)
http://news.yntv.cn/category/10105/2006/12/13/images/10105_20061213_88.jpg会走路就会跳舞!!" TITLE="佤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会跳舞!!" />
http://www.lcly.gov.cn/admin/UploadFile/UP_20074394130.jpg会走路就会跳舞!!" TITLE="佤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会跳舞!!" />
佤族小伙的木鼓舞(网上资料片)
阿佤朋友围着我的吉普,跳起来,唱起来
佤族大姐传统的银饰
佤族阿妈边走路边纺线
与佤族朋友亲如一家
前一篇:三千年前佤族先民的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