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体育高尔夫比赛 |
"看到中国球手打球, 就觉得不该给他们吃饭; 看到他们吃的饭,
就不该让他们打球."这就是中国高尔夫选手的现状.
大家都在为他们微薄的收入愤慨不平,感觉国家应该象支持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加大支持力度.我的观点不是这样.
首先, 高尔夫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项目. 它的奖金高, 比赛门槛高,
成本更高. 它也不是奥运会的项目. 在西方国家,
根本没有体委或者高协这种机构,国家不可能拿出预算设立一个机构去组织不创造任何价值的运动. 比如说射击,
选手只能自己训练,教练和一切费用自负,如果取得成绩, 商业机构赞助不会被阻拦. 我们也可以看到, 凡是极其商业化的项目,
我们普遍较差. 我们花钱去培养体操,游泳,射击, 柔道等等, 和别人的纯业余爱好竞争, 胜之不武.在美国,
女足队员有三分之一是妈妈就足以对付我们了. 真正的是重在参与.我们的高尔夫球员首先似乎是生存, 而不是真正地去享受它.
天才不是在这种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兄弟们.
其次, 国外的许多高尔夫选手的培养成本也很高, 所以也需要有经济做后盾.
象MORAN PRESSEL 这位LPGA冠军, 她的外公说总投入高达38万美元. TIGER的父亲为了TIGER比赛,
甚至不惜把房屋再抵押. 培养真高手需要大投入, 靠国家不是正招. 丁俊辉的道路很值得借鉴.但高尔夫的培养成本更高出许多.
第三, 目前国内的选手虽然也参加什么日巡亚巡之类的比赛,
和韩国日本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一年两年. 看看日本和韩国有多少人学球和比赛在美国就行了.
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于我们需要时间, 需要更加富裕, 更多的赞助商. 另外,
家庭也要有勇气象BIRDY KING父母那样的高丽人, 把更多的孩子带到美国, 请最好的教练,吃比他们更多的苦,
有更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女子, 更容易出成绩. 在中国傻练出不了成绩,
一个自己都没有打过PGA的人真能培养出PGA的冠军吗? 我怀疑.
另外,也没有必要把这个运动提高到国家荣誉的高度,
这就是一个好玩的GAME. 只要打得赏心悦目, 我倒真不在乎他来自那个国家.
前一篇:城市的魅力:CARDIFF
后一篇:我打过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