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月色”以及“三分流水七分尘”

标签:
育儿数学分数 |
http://s13/bmiddle/4df33b7bt84ca1aca9e9c&690
雨桐:
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向基本的东西索取答案。
《围城》中有这样的情节:
周经理说,因为太太有病,所以他总是让她三分。
行笔到此处,钱中书先生忍不住刻薄地调侃道:周经理所说的“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而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
这句妙语究竟妙在何处?“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二者有区别吗?
又,那道题的答案,究竟是八分之七、还是一又四分之一?或者,何时是八分之七、何时是一又四分之一呢?
这,都得去分数的概念、意义上面找答案。
教科书此页下方的两段话你需牢牢记住、细细体会:
http://s9/bmiddle/4df33b7bt84ca201683e8&690
什么叫“整体”?
所谓整体是相对的:一串香蕉是整体,但一个香蕉也可以称为整体;一盘面包是整体,一个面包也是整体。全看你站在怎样的角度、怎样去看待了。
怎么叫“分份”?
把一串香蕉掰成一个一个的是分份,把一个香蕉平均地切成数段不也是分份吗?把一大盘面包两个一组地端上餐桌是分份,把一个面包掰开俩人吃同样是分份。全看你出于怎样的目的、怎样去划分了。
一个整体,我们就把它记做“1”。
而根据分数的原始意义:分母,就是你把某个整体分成的份数;分子,就是其中的几份。
所以,一个分数究竟是几分之几,全在于你把什么做为一个整体(即把什么看做“1”)、把这个整体分成几份、又从中拿几份了。
教科书此页的如下内容很能说明问题:
http://s8/bmiddle/4df33b7bt84ca2c0152e7&690
“天下只有三分月色”套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把天下的月色美景看做一个整体,即天下月色美景是“1”,之后分成三份,而扬州独占了两份,即三分之二。
“三分流水七分尘” 套用“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把春色看做一个整体,即春色是“1”,再分成十份,流水占十分之三、田野山岗占十分之七。
至此,可能理解钱中书先生的妙语了?
“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是指十份中的三份;而“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却是说周经理怕老婆怕了个十足十。
另,“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把江水看成一个整体,即江水是“1”,二分之一绿、二分之一红。
“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石”与“半”均为旧计量单位,一石为十斗)是把天下的才气当做一个整体,即天下才气是“1”,曹值占十分之八,谢灵运占十分之一,天下其他人共占十分之一。
好了,现在可以解决“八分之七、还是一又四分之一”的问题了。
http://s4/bmiddle/4df33b7bt84ca303330c3&690
先看第一个:说它是八分之五,是把这两个○看成一个整体,即两个○是“1”,再把这个整体分成八份,涂黑了其中的五份。
说它是一又四分之一,是把每个○都看成一个整体,每一个○都分成了四份;一个○四份、也即整体都涂黑了,另一个○只涂黑了其中一份。一又四分之一是带分数,变成假分数,就是四分之五。
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说了,把整体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所以这里,分母是四。涂黑了几份呢?涂黑了五份,所以分子是五。这个分数就是四分之五。四分之五是假分数,变成带分数,就是一又四分之一。
http://s11/bmiddle/4df33b7bt84cab3d175ca&690
上面这位吃桔子的小朋友,是把每个桔子都看成整体,吃了一个整的,又吃了一个桔子的二分之一,所以他吃了一又二分之一个桔子;也可以说,他吃二分三个桔子。
第二个:第二个你自己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