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短小说:走进村庄

(2012-06-19 17:57:11)
标签:

文学

短小说

原创

杂谈

分类: 短小说

                    走进村庄

    我是XXXX的干部,兼XX村的第一书记。我的工作规律是这样的:周一至周六在街道,周日在XX村。

    是的,在XXXX所有村居中,我最照顾的是XX村。没办法,谁让我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呢。一年来,我和村支两委同甘共苦,风雨无阻,为村民干了几件实事,打了个翻身仗。可谓经验不多,但感悟多多。在不多的经验,和多多的感悟中,有一个镜头,始终在头脑中萦绕,让我温暖、自信。那是在宣布我任XX村的第一书记后,首次走进XX村的情景。我让司机在村口停下、回去,我独自步行进村。

    XX村,我来过无数次,但都是坐在车里,隔着车窗,一掠而过。或者,在村委大院下车,向村支书发发指示,很快离开。至于为什么这一次选择步行,我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兼任了这个村的第一书记。于是有了某种期望和期待。

从停车点到村头还有150。我头发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穿着崭新的深色衣裤。我是本地的父母官,高调的说法,也叫人民的儿子。总之我肯定是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这一点从路人或惊讶或艳羡的目光中,能够感觉到。但就在此时,一阵风起,路边残存的建筑灰料,扑了我一身。我像刚斧削过的木板,猛然被泼了桐油,反与周围的树木、阳光,以及阳光中走来的农民协调了起来。我就这样进了村子。   

进村后,我放慢了脚步,有点自惭形秽。但我却“因祸得福”。这一点同样从村民们的目光中,能感觉到。他们看我,就像在看他们的邻居、朋友、亲戚。眼神那样随意而波澜不惊。这时,突然一支烟递了过来,“抽根儿!”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我很少抽烟,但我仍然高兴地接了过来,这是我期待的时刻。

    但老汉紧跟了一句:“多少钱了?一会儿去我家看看,200多斤了,不想再喂了。”

    前面胡同口一辆“五轮”上三头猪在蹭着车厢,发着呻吟。

    我知道老汉误会了,就故意大声说,你说个价吧,我决不还价,但我得问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俩都笑了。笑声一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说,没想到XX村还有养猪的。他说,不多,就这几家,你是来走亲戚的吧?我说,我就是这村的人。他仔细看着我,我怎么不认识你呢?我说,听说过第一书记吗?他说,听说过,是街道上的干部。我说,我就是,刚上任的。真的吗?我说,你这话,可伤我自尊啊,难道我不像吗?你怎么一点官样也没有?听说,当第一书记的都是有级别的大官。说说笑笑间,我身边聚拢了好多群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丝毫没有把我当外人。从这天起,XX村的群众知道上级派来了一位没有“官样”的第一书记。从这天和群众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了群众的所思所想,知道XX村目前最急迫的工作是修路。走到村委大院,在与村支两委干部座谈时,我把群众的想法向村支两委做了通报。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那就是,路必须修。资金怎么办?我说,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筹点,再争取上级的补助。

    “一事一议,群众不同意怎么办?”个别同志仍没有信心。但我是有信心的,这信心就来源于之前和群众的交流。群众中有不少人觉悟很高,就看干部如何引导、激励他们。就这样,靠一事一议,和向富户募捐的方法,不到三个月,XX村就修起了四条高标准水泥路。

    尝到了甜头,我就经常性的步行进村。和群众的关系也越拉越近。群众亲切地喊我老X,也有喊我X老师的,或许看我瘦高清矍的模样,有人以为我曾经当过老师吧!但我很珍视这些称谓,这是群众给我的最高奖赏!就像那一次,我步行走到小卖部附近,村民XXX向我招手,老孔,老孔。什么事儿啊?我愉快地答应着,走近了,却见他满面愁苦。原来,XXX的哥嫂就一个儿子,上个月儿子车祸去世,前两天儿媳又不知去向。哥嫂六十多岁了,一个高血压一个糖尿病,还带着一个六岁的小孙女。“哥哥嫂子心灰意冷,整天背着孙女抹眼泪,我真替他们发愁啊!”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立即给民政办打电话,第二天就送来了一袋面一桶油,以解燃眉之急。村支两委也很重视,赶来嘘寒问暖,还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为他们申请了低保。老俩口激动地几次要行大礼,都被我和村干部抬住了。我现在最大的心事,就是小孙女的母亲,至今没有回家。由于母亲在世,孩子不符合办理孤儿待遇的条件。小孙女清澈怨艾的眼神,不时折磨着善良的人们。

    在村里散步久了,发现XX村真是个好地方。她北依泗河,南望孔林,孔林里的鸬鹚,每天飞越XX村的上空,到村北泗河的沙洲上嬉戏。绿草萋萋,鸬鹚欢鸣,夕阳照暖,如诗如画!一次,我步行至河堤处,竟被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所迷,于是独自在泗河堤坝上徜徉。但不久,眼前的一幕把我从惬意的九霄,打落到坚硬的地面:堤外一处垃圾堆,蚊蝇乱舞,臭不可闻。我在村北步行考察一通,发现垃圾池的设置极不合理。虽然村北比较偏僻,不引人瞩目,但一样影响着群众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美好的生态环境。我立即向村支两委建议,村支两委非常重视。不到一周时间,村北的垃圾全部清走,并增设了两个高标准垃圾池,安排专人定期清理。

虽然并非每次都步行,但步行进村总能给我喜悦和收获。它练就了我发现的眼睛,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底气。它不只是态度和方法,更是距离和感情。我将继续坚持下去。即使有一天,我不任第一书记,甚至不在农村工作,我也将把它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去,以推动工作,完善短暂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