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back Designs MPS-5 SACD/CD机 (五)

标签:
hifi休闲音乐影视娱乐杂谈 |
分类: hifi音响 |
(续前文)不知道原来咁好听
朱振威听《舞台巨人彭修文作品集》(他自己挑选的)时,轻声感叹:「我都不知这CD咁好听。」
我纳罕:「这CD就是好听嘛。」
朱:「我知,只是不知原来咁好听!」
这还不止,MPS-5还为一些录音本来好、但基于回放得不好而给人不良印象的录音「平反」。
蔡琴《金声演奏厅》原来人声与乐器的定位是很精准的,质感也十分好。而Ingeborg Baldaszti用Fazioli大琴弹舒伯特与肖邦(RCA)这一碟,我以前听(已忘了用甚么器材)的观感是:高中低不连贯。如今在目前这套组合上听,噢,好得很!
朱振威从我们CD架上又抽出雨果的《释伽之沉默——叶小钢作品选》时说:「这个录音,我不喜欢其声音。我想这Hi Fi告诉我是谁出了问题。」听了一会儿《地平线》,朱开口:「听乎人声和管乐器的表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录音。我一直感到碍耳的尤其小提琴组,如今真相大白:是他们的发音奇差罢!」
听Nojima Plays Liszt(RR25),MPS-5彷佛让人解构钢琴音色之形成,就是像真正的钢琴在眼前,不但琴键颗粒感清晰,透着湿度适中的「木头感」,连琴槌的敲击打到弦在线的质感及琴身的丰富共鸣声都是那么真实。听到我呆了!
我一时手痕,要MPS-5给我放炮——Telarc/Kunzel(第二次)柴可夫斯基1812。
它的炮声洪浑,不是特别凶狠。我会说它「逼真」——真在哪呢?空间感表现力。
在「Hi Fi效果」和「音乐感」这条轴上,MPS-5几乎是站在正中间的。说「几乎」,是因为严格来说它是倾向「音乐感」一点点的。因此,播不是录音最靓的CD/SA-CD,它让你心安理得的听音乐。
我喜欢听布鲁克纳。Bruckner音乐里不乏提琴组的擦弦——大声的、中声的、细声的。MPS-5的高传真让我听到了特别细致真实的擦弦声:稍不规则的(乐队不是机械人),层层迭迭的;而不是在别的机器上听到的等而化之的一「浸」声。如果说MPS-5不是份外「感性」,那么他感动听众的本事在于他相对彻底地还原出演奏/演唱本身,「让音乐自己说话」。
听着听着,我发觉自己已爱上了MPS-5。这是一部令喜欢听音乐的人不能不拔的东西,是教丢淡了音乐的人重新恋上音乐的东西。不是因为他有令人上瘾的「香」、「甜」或甚么特质,而是他——作为你与音乐的中介人——隐身于音乐背后。
测试完毕,这部机自然要还给代理。但,阿Sam(何森)啊,可以不还吗?
试机组合
SACD/CD机:Playback Designs MPS-5
电源线:Analysis Silver Oval
讯号线(至前级):Vitus Audio Andromeda
前级:Mod Wright LS 36.5
电源线:Eichmann Express
讯号线(至后级):Vitus Audio Andromeda
后级:Krell Evolution 302
电源线:IsoClean Super Focus
喇叭线:Inakustik LS5002
喇叭:KEF Reference 207/2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