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老同学

(2014-08-16 17:36:52)
标签:

随感

1991

老照片

再见老同学

1988届陕西师大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聚会(2014/8/5)

 

前排左起:万耀东、吕现斌(班主任)、樊丽虎、郝振霖、冯武刚(班长)

后排左起:卢媛媛、阎艺、高根鸿、李英、何兰(伊兰)、邢丽莹、时伟东、赵亚炜

 

 

8月5日下午三点,班长打电话,说时伟东回来了,晚上咱们老同学聚一下。

时伟东原在陕西电视台,后来去了北京电视台,我们从毕业到现在还真一回也没见过。

 

晚上,同学们陆续到达,还有八九点快十点才叫来的,都是一样的程序,先相认,再惊呼,然后感叹岁月无情。

 

岁月真的无情啊,时光如电,一晃二十多年!

 

然后,凝望,端详,多频交替,错综更迭的话匣子,感叹这二十多年世界和人生的巨变。

 

那晚西安风很大,夏季午夜的风,呼啦啦刮得树枝乱颤。

 

我的蓝色长裙在风里亦歌亦舞。

 

我想起《致青春》。

 

那是我们都曾拥有的青春。

 

所以,大家就喝酒,仿佛只有那种微醺的状态才能重新捡拾生命的痕迹。

 

然后,你就觉得其实好像每个人都没有变,笑容,声音,动作,神情,就连发型和着装。

 

时空在此刻神奇交汇,一切归零。

 

我们的班主任吕老师说,他从工作就带了这一个班,而且,那年,他也才大学毕业。

 

现在,他的这些学生们全是正当年的业务骨干、行业中坚,事业生活双丰收。

 

你没看,老师脸都喝红了。

 

樊丽虎带了他的文集《今夜难眠》。

 

我用陕西话朗诵了其中的句子,那是一篇叫做《再见伊兰》的随笔,大家听得饶有兴味:“特别是我们班上美女美不胜收:在陕西颇有名气的电视台播音员时伟东、秀色可餐的朱晓燕、聪明美丽的何兰、摩登女郎侯丰粟一伙常让男同学津津乐道的小姑娘小媳妇......”

 

 

再见老同学

1991年6月10日,在陕西师大图书馆前

左起:冯武刚、何兰(伊兰)、郝振霖、吕现斌、阎艺、邱广才

 

 再见老同学

 

和好朋友阎艺(1991/6/10)

 

再见老同学


那一年我们师大毕业(1991/6/10)

 

 

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再见老同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们是这样一群人,一方面干着本职工作,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

 

就这样,我和我的老同学郝振霖、冯武刚,在师大上完专科上本科,一连做了六年同学,才拿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那时的我们,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用节省下来的工资交学费,在工作之余奔往大学的课堂,骑着单车,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从这个城市的不同角落来到城南这座叫做陕西师范大学的高等学府,带着一颗求知的心,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收获知识,丰富心灵。

 

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因为年轻,即使受了再多委屈和不解,也不会阻止积极向上的激情。

 

那是一段辛苦并快乐的岁月,因为单纯,哪怕夜再黑路再滑,窗外的风景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期盼。

 

在那个崇尚知识和个人奋斗的年代,因为同样的梦想,我们这些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走到了一起。

 

所以,在我们班,便有了大哥级的樊丽虎,和“何兰”“阎艺”“时伟东”等一群美女妹妹,及“赵亚炜”、“高根鸿”等几位七零后小弟弟。

 

感谢时伟东发起这个聚会的倡议,感谢冯班长和郝同学的热心召集,特别感谢我们年轻的班主任吕现斌老师的出席,他实际比樊师兄还要小好几岁,还有其他几位同学,卢媛媛、邢丽莹、李英、阎艺、赵亚炜、高根鸿等等,人不多,但气氛很热烈。

 

对了,还要感谢万耀东用心拍下这组照片。

 

感谢大家的分享,感谢这次短暂却愉快的相聚,感谢那个夏夜街头的告别。

 

再见老同学!

 

祝福我亲爱的老同学!

 

 

——伊兰,8.16,于家中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再见老同学

 

2014.8.5,西安高新区

 

 

谢谢阅读!再见老同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色如此美
后一篇:再见伊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