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shawshl
jshawsh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10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拟题:张耒传

(2011-10-07 05:15:17)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高考语文

张耒传

拟题:王守林

【阅读导航】

张耒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同时代文学英才中辞世最晚的一位,因此向他求学的人特别多,这也对张耒自身学术见解的完善也是一个促进。在文学创作上,张耒有自己的主张,他主张文章以条理为主,侧翼为辅。这篇小传中正是对张耒有关文章创作的精彩论述的摘要。

【小传阅读】

耒仪观甚伟,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词尤长。时二苏及黄庭坚、晁补之辈相继没,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诲人作文以理为主,著论云:“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冲砥柱,吕梁,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其舒为沦涟,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蛟龙鱼鳖,喷薄出没,是水之奇变也。水之初,岂若是哉!顺道而决之,因其所遇而变生焉。沟渎东决而西竭,下满而上虚,日夜激之,欲见其奇,彼其所至者,蛙蛭之玩耳。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亦无有,文之陋也。”学者以为至言。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久于投闲,家益贫,郡守翟汝文欲为买公田,谢不取。晚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卒,年六十一。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选自《宋史》卷四百四十四)

【注解】①二苏,指苏轼、苏辙兄弟二人。②理,指张耒提出的区别于义理的条理、脉理。③滔滔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④沦涟,水波;微波。⑤风飙,暴风。⑥蛙蛭,指蝌蛙、蚂蝗一类水生小动物。

【牛刀小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诲人作文以理为主,著论云       尝:曾经

B.如知文而不理,求文之工         务:致力

C.冲砥柱,吕梁                   绝:横穿

D.反覆咀嚼,亦无有,文之陋也     卒:士卒

⒉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耒文学创作思想主张的一组是(3)(   )

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

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

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

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⒊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和张耒同辈的文学英才都去世了,所以前来向张耒请教问题的人特别多,他们都分开日子轮流携着美酒佳肴与他饮酒品尝共享。

B.张耒以水流河道通达大海来比喻写文章要遵循条理,一气贯通著述成文,该转折的时候就转折,该顺势而下就顺势而下。

C.张耒认为文章也和河流一样,分为大江大河、小沟小渠,大江大河自然有非凡雄奇之景,小沟小渠只能是平淡无奇不见风景。

D.张耒生前被赠集英殿修撰,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所以他的生活状况才非常清苦。但是他安贫乐道,以至于郡守翟汝文曾想为他买些公田,被张耒推辞拒绝了。

⒋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耒小传·参考答案】

(3)D(卒:最后,究竟)

(3)B(①人们争着向张耒请教学问;②这是张耒对诸子百家著述的认识;⑤是张耒把大江大河看作是条理通达的文章。)

(3) D (集英殿修撰是张耒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

(10)

(3)诸子百家文人辩士的论述,大多都将文章作为寄寓条理的器具。

(赋分说明,寓:寄寓,1分;具:器具,1分;句意,1分)

(4)如果懂得文章却不致力于条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天下还没有。

(赋分说明,知:懂得,1分;理:条理,脉理,1分;工:精巧,1分;句意,1分。)

(3)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诸条河流,就是条理通达的文章,不追求奇特而奇特自然存在。

(赋分说明,判断句,1分;达,通达,1分;至,到,引申为存在,1分。)

【参考译文】

张耒外观容貌非常出色,有超群的才能,文笔高超,特别擅长诗歌辞赋。当时苏轼、苏辙及黄庭坚、晁补之等同辈文学英才相继去世,只剩下张耒一个人还活着,贵族、平民去向张耒请教学问的人很多,他们分开日子轮流携着美酒佳肴与他饮酒品尝共享。张耒教导人写文章要以条理为主,曾经著述说:“自从《六经》以来,直到诸子百家文人辩士的论述,大多都将文章作为寄寓条理的器具。所以学习写文章的首要事情,紧要的在于明白条理,如果懂得文章却不致力于条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那样的话,天下还没有。像那水流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诸条河流,沿着河道向下行进,奔腾不息连绵不断,日夜不停,冲撞砥柱,横穿吕梁,在江湖中追逐,最后汇聚大海,它们舒展时是微波荡漾,鼓动时是波涛阵阵,腾涌时是暴风袭击,愤怒时是雷霆万钧,蛟龙鱼鳖,在激荡中时现时隐,这就是水的奇妙变化所在。水流的源头,难道像这样的吗!沿着河道顺流而下,根据它们所碰到的地理形势发生变化。小沟小河向东流淌西边就会枯竭,下游丰满上游就会虚缺,日夜冲激,想要看到它们的奇特之处,它们所到达的地方,不过是蝌蛙蚂蝗一类水生小动物游戏玩耍的地方罢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诸条河流,就是条理通达的文章,不追求奇特而奇特自然存在。激荡小沟小河而要寻求水流的奇特,这个在条理上找不到,却想通过言辞章句表达奇特,反复吟咏咀嚼,最后也找不到,这就是文章的浅陋之处了。”求学的人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话。张耒晚年写诗更加致力于平淡风格,效法白居易体,而乐府诗歌效法张籍。因为长期置身于清闲境地,张耒的家境生活更加困难,郡守翟汝文曾想为他买些公田,被张耒推辞拒绝了。晚年张耒督察南岳庙,主管崇福宫,去世,时年六十一岁。建炎初年,被赠予谥号集英殿修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