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同寝室室友毒杀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寻找犯罪嫌疑人林某毒杀室友的动机和原因。有的说是和林某上网玩游戏有关,有的说和林某学的专业有关,有的说和林某家庭环境有关,有的说和林某的自卑心理有关,有的说和学校教育有关。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芝麻点事引起的。这个“小芝麻”就是饮水机水票。据南方周末记者报道,林某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洋和葛林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某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争执以林某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某的同学回忆,3月31日前后,林某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情如果不忍让,就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如今的校园寝室内,因小事室友发生矛盾的事屡见不鲜。有的深夜12点甚至凌晨一两点不睡觉,干扰别人的休息,别人说一句,他还一句,甚而至于大打出手;有的拼老爹,拼财富,拼权利,歧视室友;有的拉帮结派,打击报复室友;有的因为一句话就伺机报复;有的因为人家穿一件时髦衣服就犯红眼病;有的因为一个美女就争风吃醋。我的故乡天水一学校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个学生说了另一个学生几句,那学生径直拿了一把刀子,捅向了说他的同学,致使其当场毙命。回到本案中,倘若林某与同室友黄洋、葛林就水票一事能达成一致意向,那么就不会有此悲剧了。可惜的是林某一点团结协作精神没有,他私心太重,认为自己喝得少,平摊不合理,因而,宁愿向隔壁寝室借水喝,也不与同寝室室友协作。借水喝加重了林某的自卑,使他产生了报复心理,于是,他把一种化学试剂注入纯净水,黄洋喝了之后,马上生效,不几天便告别人寰。
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家庭父母的希望和骄傲。可是,林某仅仅因为一点芝麻点小事,就把室友像大鼠一样毒死了。致死之后,他居然没有一点紧张,反而很淡定,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寒心。这起事件也向教育部门敲响了警钟,单纯的应试教育是不行的,这样培养的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起码的人性引导机制。因此,大学等高等学府一定要多增加一些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既有专业技能知识,同时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博爱意识和互助精神,使他们的视野开阔,胸怀宽广,人格健全。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国家、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写罢此文,刚要发文,却见一网友的评论非常有意思,他说:“继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后,南京与南昌两地高校校园再发惨剧,又有两个年轻生命逝去。同室操戈,人伦惨剧,这绝不只是个体生命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的伤痛。究竟是怎样的仇恨激发暴行或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格教育?”但原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