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观:中央二频道 《赢在中国》创业决赛

(2006-10-25 15:05:54)
分类: 随心杂谈
首观:中央二频道 <wbr>《赢在中国》创业决赛   
   第一次知晓《赢在中国》这个活动是在别人的MSN名字看到,在网上搜索大体看到是为广大创业者提供的一次机会,看着到着实的让人心动。之后也没有再听到什么动静,把这个活动也早早的抛到了脑后没有再关注过,这应该是七月份的事情了。
 
   直到昨天,瑜珈完回家,打开电视吃着葡萄,从1频道往后播看有什么吸引眼球的节目。正好是《赢在中国》晋级赛的重播,大体听了介绍到是越发的对这个节目很感兴趣。这个节目做的其实也借用了“真人秀”的概念,只不过运作的内容上由娱乐转为有赞助商参与的创业实战。不过这样的实战到是增加了更多的可观性,也可以在其中对每个选手的状态和能力进行最真实的评价。昨天这场应该是十强晋级赛,在晋级赛的环节所设置的内容是由七个真正的项目运作所组成的验题,按之前的惯例分为红、蓝两队进行团队之间的比拼,并由特别观察员来评断每位选手在项目中的表现,最后由三位专家评审进行最后的个人点评。
 
 
背景:这场赛事是以响应总理曾提出的“小学生每天都能喝上牛奶的希望”为题,由蒙牛乳业作为此轮比赛的赞助商提供价值六万元的产品赞助以及公司名义的项目启动仪式记者招待会等资源,进行“蒙牛送奶500家学校”的项目运作。
项目资源:价值六万元的产品赞助、项目启动仪式记者招待会
项目实施地:北京房山区两所小学,此处以代号A、B来进行区分。
          A为寄宿制小学、B为走读制小学
项目目的:以团队协作创意组织进行项目评定、考察个人领导力、淘汰一人出局
项目时间:三天
项目评审:记者招待会记者、蒙牛乳业市场部
赛事评审:今日资本集团总裁、中粮集团董事长、某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
人员配备:蓝队六人,红队五人
 
   共有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两队进行分争。在这个环节里,两队都尽可能的取得到更多的物质资源,其中红队的一句话让我有比较大的感触“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取得的越多,其实对方在一定意义是已经输了”。这句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其体现的是一种资源环境竞争的残酷。创业,其实也是必须时刻面对提醒自己这一点的。只是如何能更好的运用资源或者说有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能超越资源限制,更佳的idea或更适合环境需求的运作模式。虽然只是短时间的物资分配,但已经可以感觉到两队间的火药味儿了。其次就是两队选择项目实施地,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哪队可以先来做选择,
最后蓝队选择的是走读制小学,红队是寄宿制小学。
 
第一天两队同样的安排都是在这个环节中选出项目的负责人来带队。之后,主要的时间都用于项目策划,方向确定上。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头脑风暴”,就是尽可能的把我们认为可以扣题的创意提出来,选出最优来做讨论,将大家的想法进行整合延伸与手上的资源进行配比,确定项目实施计划。
蓝队策划主题是“蒙牛送奶、棒棒相传”,配合人员是清华、北大的学生。
红队策划主题是“奥运主题”,配合人员奥运会羽毛球冠军龚睿娜
 
后两天,蓝、红两队针对策划主题进行准备及学校现场活动的安排。
蓝队:“蒙牛送奶、棒棒相传”
蓝队的策划本是想以今年是蒙牛送奶,明年可以是其它企业来赞助这个小学的奶品供应,有一个延续承接。但很可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找到愿意赞助的企业,所以他们的其它准备工作更多的是去体现这个村里小学和学生的本貌,并且联系清华、北大的学生与小学生和家长接触知识介绍,给孩子努力的远景。蒙牛的品牌在这个环节起到了为孩子的远景辅助成长的作用。
红队:“奥运主题”
红队的实施地是寄宿小学,在策划内容上以互动为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设置各类比赛、牛奶知识竞答,制作学生老师的愿望板来做展示,现场邀请龚睿娜成为此次活动形象大使。。。最后大家在正方形牛奶箱围起的愿望板前手持蒙牛牛奶合影。相对来讲这个策划商业味更浓一些吧。
 
“项目启动仪式记者招待会”现场
此次记者招待会是完全真实的,在记者招待会后,两队所策划的项目也会正式启动。现场每个记者和评审都会得到一份问卷,对两队的项目情况进行比评。
 
蓝队:现场使用PPT、音乐、介绍词、小学生嘉宾一位、愿望飞机数只
由蓝队一位选手进行此次活动的介绍,轻音乐起,PPT上以新闻记实的字幕形式先做说明,随后展示学校外貌、学生上课近景照片、当天去学校的活动现场照片作为此次活动的图面介绍。在介绍完毕后,现场灯光暗下,一个大眼睛带着怯意的小女孩手持一把手电筒上台,很纯朴的读着自己的介绍。“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打着手电筒走十几里路上学。。。。见到清华北大的大哥哥大姐姐,感谢蒙牛的叔叔阿姨给我们送来牛奶。。。”在此同时,现场有工作人员为记者们发已经绘制过的纸飞机(自折)。最后,请现场所有的人将带着学生和蒙牛希望的纸飞机掷向前方,帮助他们放飞梦想。(声毕,纸飞机一片)
 
红队:现场介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共八名、愿望板、牛奶活动形象大使龚睿娜、牛牛漫画板
由红队一位选手进行此次活动的介绍,请学校的师生带着愿望板上台进行展示,请龚睿娜上台发言,并展示自己带来的牛牛吉祥物的展板,最后大家一起合影表示此次活动正式启动。
 
最终比赛结果:
蒙牛乳业市场部对两队运作项目都很认可,坦言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想象;由现场评审和记者们投票确定,蓝队以54票对红队35票取胜。
个人淘汰:
在红队中淘汰一名出局,此人最大的失败是自己选择离去。
 
 
个人观看理解:
    现在在国内策划的总体趋势也如时装设计不定期复古潮流一般有一个回复的过程,一段时间内主导元素还是在人情中激发“感动”,最好是可以到催人泪下的地步。也许是因为现实的社会里人情太过于冷漠,人们在包裹自己的同时心里潜在的又希望看到更多的本真,如果做策划可以找中一个受众群的命门,无疑也是扣开了他们的面具可以展露出更多你想看到你期望看到的结果,甚至还有一些不在你预想之内的附加值产生。
 
以此次比赛为例,蓝队虽然在资源分配中没有占有什么优势,但在项目实施地选择环节中有机会选择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能更加的贴近总理“小学生每天都能有牛奶喝”的希望,关注更需要的人群。这样从策划的角度上来说,是比较易抓媒体和市场眼球的。从活动现场来看,红队是比较热闹互动效果比较好的。只是如果从活动本身包括记者会现场红队的宣传策划更像是商业秀,而蓝队相比更贴近爱心呼吁的形式,反到脱了一些商业的俗气。
其次,从记者会宣传准备来看,红队使用了愿望板和牛牛画板,虽然也有学生的照片,但相比于蓝队那一双双渴望而又怯生生的眼睛,那样破旧的教室,愿望板远没有这双双眼睛放飞希望的纸飞机那样有足够的震撼力。何况还有希望小学的“大眼睛”照片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人们看到类似的图片时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渴望帮助的认识。再加上,请来唯一的一位小学生,也是一个大眼睛女孩,让人极为疼爱的感觉。
最后,作为两个活动的创意蒙牛乳业市场部是都认可的,从赞助公司方在同类的策划中如果没有太突出的亮点是没有太多可评性的。但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蓝队加入了记者一起放飞希望飞机的现场互动,是有别于一般的记者招待会的,在这点上算是比较好的把握了记者这个投票权群体。何况从新闻角度上说,蓝队的看点更有新闻宣传的效果。
 
个人淘汰环节中,是从失利一队中选择一个淘汰出局。因为是团队合作项目,每个人都有可以选择一人的机会,最终确定在三个人身上。这三个人被选择出来的主要原因是:1.作为红队领导人没有体现中太多领导的决策作用,实施执行中有比较明显的决策失误、领导力不足的体现,未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2.红队中最年轻的一人,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或者说服别人来认同自己的想法,使得自己大多建议不被采纳,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3.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平平,状态完全不投入,没有积极性易影响整体的士气。
 
最终被淘汰的是第二位最年轻的男选手。从三人自我评价的表现中来看,虽然第一位选手此轮的队长过失比较多,但他并没有放弃在努力的为自己争取留下的机会,第三位的问题不是三人中最明显的也不是最终会被决定淘汰的人选之列。而第二位选手,最大的问题在于他选择的是自己被淘汰掉。理由是自己需要想清楚,在过程中与大家的沟通问题以及自己如果继续留下来在这个团队中的融合他并没有太多的把握去坚持。综合来看,这位选手所缺少的是坚持的勇气和对团队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样他在PK环节更多的体现出了他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比较差。也许正是因为年轻,让他少了一份沉稳,但对于创业的执着我反到觉得更应该是年轻人会多一些不轻易放弃的精神。也或许是因为最年轻的一个人,在这个团队中有着年龄、阅历的各种压力让他在那一刻没有选择坚持自己本可以坚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