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西山的《六牛图》:了一容

(2012-05-10 02:55:21)
标签:

西山

宋体

六牛图

印章

《水浒》

杂谈

赏虎西山画作
http://s16/middle/4df0de8dxbf9f183ff51f&690

虎西山的《六牛图》

了一容

虎西山先生因诗出名,而他的专业和工作是习国画、教国画。他现有小说陆续发表,且水准不低。

虎西山是那种可以交往一生的良师益友,他乃大智慧者。有大智慧的人一般都不急不躁,不慌不忙,那种状态很令人羡慕。而且与这样的人交流、交往起来,一点不觉得累。你们看,耍小聪明的人,一般虽可一时得势,却未必能得意一世。

虎西山先生特别谦虚,言谈将小,将小是因为明白了人生许多,所以一字一句颇耐人玩味。

我以前知道西山先生是学画的,但没见过他的画,倒是读了他不少诗歌。他的诗歌朴素,但不平凡,味道一丝一丝,慢慢地才会出来,就像是《水浒》里武松喝的那种酒,后劲儿很大,越到后头越是把人醉得一塌糊涂。不像一些人的诗歌,前面一出手,口气大的惊人,唬人呢,但是仔细一琢磨,却显得空洞无物,就像是一位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生得也是个庞然大物一般,可是一交手却被一个貌不惊人的矮子轻轻一下,就颓然倒地,响声跟他的虚名一样响亮。

虎西山的诗歌,淡淡的有一种生命的况味,能出其味,必对生命有洞察,对人生有大彻悟。这是肯定的。

西海固的虎西山,还有一位已故的作家左侧统,他们是让人可以永远坦然以心相对,而不必警惕的人。

突然一天,虎西山就拿出了他的中篇小说来,说是后头还有呢。先说前面发表的中篇,可用出手不凡来形容,他的小说和他的诗歌一样没有那些花哨的东西。就是说叙述的花样和手法不杂乱。这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花样翻飞的那些,一般力量都很轻。

在中国武术中,我们惯常把那种华而不实的武术套路叫做花拳绣腿,这种东西表演的成分很浓,却是中看不中用,不仅不能克敌制胜,自己会败得落花流水。

越是高深莫测的人,越是十分低调和其貌不扬,甚至常常被人忽略和遗忘。

一次,看绘画展出的时候,看见一幅很大的画,画面上是许多头工笔的牛,可能是一幅《百牛图》,我忘了。但是我知道这是需要下大工夫的,后来看清是虎西山先生画的,就暗暗佩服,这个人慢慢悠悠的,可是却像牛一样把头埋得深深地耕地。他画的那些牛都非常逼真,不管瘦的、壮的,都觉得这些牛你曾经在生活中都一一见过,可以找见图中生命的影子。

牛这个意象很好,很可以送给任何人在家里挂。如果有人说,你是一头牛,这个人会很高兴。如果说,你是一匹骏马、是一条龙、一头牛呢?都不错的。当不了龙麟、凤凰和千里马一类,那索性就甘当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吧!都不错的。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见,牛的品味境界真是非一般生灵可比!

所以,虎西山先生画了这幅工笔的《六牛图》送给了我。五头大牛,一头牛娃子,六的寓意特别;牛的颜色各异,有骨有肉,骨是风骨,肉是血肉情分,它比黄金贵,因为十多年交往的情义全在画里了。

这幅画极有档次和品味,理由有以下几点:看中国画,看的是文化、修养和渊博的学识。这三点落在画面上怎么看呢?那就是要看题跋、落款和印章。一个人的画,画得好不好,看看题跋落款就什么都清楚了,这是最见功夫的地方,是藏不了拙的。倘若题跋不行,毛笔字尚未脱俗,没有独特过人之处,就说明这个人文脉不深,作品必然没多大收藏价值;落款要不落俗,不拖泥带水,简洁而有力,即为好;最后要看盖的印章,印章里面的学问更大,有些人刻了一大堆印章,在一幅作品中一阵猛盖,胡乱盖一气,满纸的印章,而且盖的位置也不大对。看到这些,你就知道这个画家的高低深浅了。

凡写字画画的人不研究印章,就可说不懂中国画,印章的历史可谓非常早了,起始于邃古,称盛于晚周,到汉朝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境界,素有印以汉为宗之说。在六朝的时候慢慢衰落,唐宋的时候更是江河日下,一直到元代的时候,经吾丘衍、赵孟頫等人的大力提倡,于是刻印成风,印与书画开始并驾齐驱,及至明清更是名家辈出。

印的种类繁多,不一而足,虽简单一方小印,却发乎在上,盖到位,即显工、雅、正,根据字画大小、以及落款用名或字儿等等不同,而决定用什么样的印,盖印尤其不能损伤到字面或者画面,一般最好不要用惊人的那种大印为宜。

大家看虎西山先生的这幅画,画好、字也自成风骨,题得颇讲究,印也盖得入法,显得大气、雅致,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造诣,不失为诗人的气质,由此可见一位有学问的文学家、书画家的敬谨、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虎西山的名字有卧龙之风,在我觉得许多传说和典故都在西山。因而常说西山,寡言东山,这个名字有大智慧藏在里面,用在一位诗人画家的身上,更像是一位深山隐者,遍访名山的寻师问学者,迎着朝阳,抑或在田园牧归中会与他相逢。

                                               510日午夜两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