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影展所感
(2012-07-18 08:42: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那些人那些事 |
为了孩子倾其所有是父母的热忱,部落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做事的风格仍然一如既往,对待影展真的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文字的出文字。末了,兄弟狂欢如过年一样的尽兴,嗨歌、拥抱、豪饮……表达着无尽的快乐。
见惯了作秀的慈善和粉饰的会展,背后的利益的追逐总是让人疑窦丛生,随着不断地被现实所冲击,人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狭小的圈子,更多的开始向内,不免多了对现实的质疑。
但是鲜卑部落的人和事如清流洗去我内心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使我坚定地相信真善美,人不应该仅仅只为了追逐利益,生命不该只有计较和贪图享受。人完全可以无欲无求纯真相随,不因光环和目的而有微妙的气场。
这种风气的行成最该感谢老大,我从内心深深的崇敬他的为人,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度的拿捏可以那样不肥不瘦,更重要的是没有私心,气定神闲中就可以布一盘棋,不喜欢争输赢,顺其自然,只享受下棋的过程。
还有师兄,宽厚如父亲一样的肩背从来不记得失的扛起重负,厚道踏实,默默奉献。
虎哥,睿智敏捷一针见血,以传统的行事作风包裹着艺术家一样的赤忱,不时用他独有的方式关心并尊重理解着每一个人。
杨哥凭借长得好安心享受着四面八方的赞美,更难得的是还能够平心静气的为影展操刀苦干,每一次影展他流的汗都是最多的。
了了像根热情的纽带,聪慧热情却孩子气,如此单纯而热烈却又那样的收放自如,那种忙前忙后的热乎劲儿让人感动。
格格玛、毛人儿,就像家庭中的母亲操劳着、付出着,堂前屋后穿梭完毕之后,梳头洗脸镜头前一站竟然可以恍如少女,不得不叹,下得厨房出得厅堂。
桃姐和芳一个用暗流涌动的文字、一个凭暗香流动的文风记录了部落的每一步成长,在淡定和坚持中尽自己的一份力,并且少了文人的清高和狷狂,以一颗朴实的心面对大家。
库儿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回来,举起相机拍摄影展那一幕仍定格在我脑海中,摄技进步带给她的喜悦,部落成员亲人般的真诚,这些大概都是无法阻挡她前进步履的因素吧。
嫣然在影展前为部落发放的防暑福利——纯自然哈密杏,想起来是那样的让人感动,淳朴的她为了每一次的相聚都要克服重重困难赶几十公里的路程,这种在乎和真诚哪里是为了影展,实在是看重部落的这份情谊。
还有大风哥,力拔山兮的作风,那种爷们儿的气派,敢做敢为的豪气,不由让人多了一些安全感。
虽然是冒牌学生,我仍然为老师的人品而骄傲,人称玉米哥的王老师如雪莲一样坚守着他做人的准则。
丫丫的古灵精怪、妖妖的狂放聪明、最容易制造热闹的气氛,但却最不易起到搅局的作用。
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却又不执著,喜欢他们共同具有的特性——真诚和单纯。有时我会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怎么看都觉得他们像一群孩子,这一群孩子在做一件可能被那些已经长大的人很不屑的事,但是他们却做得那么快乐、那么投入。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住它的苍凉,世态的薄凉代表不了全部,如果你在被伤害的时候而怨恨全世界,那是因为你受到环境的左右,也许会有人放弃掉做一个孩子的快乐,会耻笑天真簇拥狡诈,还会为自己的聪明洋洋自得,但是他们不会,还有很多人不会,毕竟我们都是爱美的,黑夜给了我们黑亮的眼睛让我们发现光明,单纯给了他们清澈的眼睛让他们捕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