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空白都被诸多爱好填补,怎奈责任和义务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非睡眠时间。早就想八卦几番,就是分身乏术,当了饲养员(主要饲养家庭中的大小成员)又当播音员,抽空还想兼作八卦评论员,贪多哪。
但是不说还是不甘,浅碟子一般都爱急不可耐发表点个人观点,打小就被家人数落:“秃几啖舌的(方言特指大舌头)还老爱急说(方言特指急于表达。)”但是人难改性难移,打死也不能不说。
最近恶补了些美国爱情电影,《廊桥遗梦》、《云中漫步》、《人鬼情未了》、……虽然屏幕小,触动还是大,因为没有双儿的货,也发表不了什么高深之作,但我这人的特点就是胆儿大,敢说。错得再荒谬也不脸红。
我今天的主题是“谈谈美国文化。”
从小的教育就是美国是个性自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国家,形成了美国人不负责任的这种印象。加上缺乏见识,这一固执的观点保持了若干年。几年前一朋友游美以后回来小聚,她说:美国男人根本不像咱想象的那样子,很有责任感,一旦结婚都很顾家,街上尽是男人抱孩子……某种程度上远甚于咱们.不像咱们有些人家外有家、貌合神离。
朋友也只是走马观花,一周的行程,留下的也仅仅是感性直观的认识。没有融入美国的的人,再多的感受也就是旁观者的心声吧。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可以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的。电影无疑很直观的充当了这种媒介。
我是从美国电影中感知到美国的文化的。
最难忘记的是《云中漫步》,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故事并没有特别出奇之处。但是观后让我深深记住了责任二字。男主角是个孤儿,战争结束以后回家与妻子团聚,可是妻子很现实、为钱抓狂,很冷漠的对他。他为了尊妻命长途跋涉推销巧克力。途遇有孕在身而又遭到男友抛弃的女主角,为了帮助女主角免受老派父亲的责打,假冒未婚夫的身份入住葡萄庄园。几天的接触,他们深深相爱了,可是当激情澎湃的时候,男主角却抑制了自己的感情,说自己有妻子,有责任。必须得离开。在这一刹那,我被深深感动。
结果,回到家里妻子却和另一个男人有染,直接拿出离婚协议书,他异常高兴,又赶回了庄园,幸福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影片无论是音乐、还是画面、还是美国式的幽默都很让人赏心悦目。我最喜欢的是美国人的率真,他们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爱心在影片当中以不同的角度展现,对战争画面的特写、对陌路女子的帮助、父亲对女儿的严厉、妈妈的慈祥、爷爷奶奶的宽容……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美国人很真实,独立、民主、崇尚个性自由、虽然艺术总是高于生活,但是也是源于生活的。一部影片虽然不能反映全貌,我却从中看到了美国文化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他没有多少历史,虽然他不够厚重。
http://photo9.zxip.com/albums9/folder9/6549/20060505155441/20072904136296.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