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地下室上来之后

(2008-06-08 17:40:01)
标签:

杂谈

                  从地下室上来之后
                                 作者:老玫瑰   
 
 
    收拾地下室的时候无意间翻到中学时的毕业留念簿,本子是自己当时很费了翻工夫自己做的,从本子的制作到设计,插图,编辑,文案都是自己一手整出来的.现在看来,自己真的是在这方面很有天赋,虽然画大多是临摹,但效果不象出自一个15岁孩子之手.(此处有点自恋,将就一下.)可就是这个令自己满意,同学褒奖的作品竟然被老师看到,是几何老师,他当时就说:"有些同学,成绩不怎么样,在这些花哨东西上倒很下工夫."因为理科一直不突出,老师的话直戳我的软肋,顿时矮了三分,先前的几许得意一下烟消云散,重新自卑起来.
    在留言簿上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他对我说:"你小学学习就很好,是班里前5名的好同学,现在仍然很好,云云."这句话让我很诧异,在我的印象里自己一直很少被老师看好过,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肯定和鼓励过我,只有美术老师,那个戴着厚厚的"酒瓶底"眼镜的老好人老师对我流露过赞许的目光.使得我在绘画方面更多了些兴趣.我记得最深的一次就是考了全班第2名,开家长会时,我悄悄站在教室外,清晰的听到老师对一位一直被老师看好的学生家长说:"这回考试好学生都没有考好,反而象***(我的名字)这些平时一般的同学考得挺好."此后我就很自卑的把自己归到差等生的队伍里,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也觉得是运气和偶然.这种心理似乎渐渐成了我性格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同学在留言中说:我替你惋惜,你那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出去闯闯呢?我记得很深,当时这样肯定型的评语非常多,但我却坚定的以为是同学礼貌性的恭维,我根本没有那么好,如果好,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老师给过我这样的肯定和鼓励?甚至连我的父母都没有过呢?
    前天去姐姐家,看到她信手涂鸦的作品,我忍不住又感慨了起来.姐姐一天也没有学过,从小绘画,手工都特别好,随意捏几个泥人都非常逼真.但常常充斥在我耳边的父母的评价就是:"老大笨,不够聪明."虽然父母老夸姐姐的画好,可是因为经济的原因从来没有过想法送姐姐去学画画.而且他们还认为这只是业余爱好,只有学习好才有出路.加上从小施之以严厉的压制型教育,姐姐压根没有过走绘画的道路的想法.当一个人把屈服渐渐渗透进性格当中,她就学会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即使已经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初的屈服于父母又变成了屈服于生活.姐姐再没有实现梦想的想法.
    其实姐姐高中学理还是因为父母长久以来对她学习能力的否定,姐姐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可能比我还自卑,极度的自卑容易有极度的自负,于是她执意要选择自己的短板来作为推翻父母定识的途径.长于感性的人必定短于理性,姐姐不能客观的认识这一点,最后她当然高考失利,后来就有了连着2年的复读,终于考进了一所本地的本科院校,成为一名教师,教授的是她并不喜欢的化学.
   弟弟呢,至今都是爸爸心头的一块病.他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男孩儿,从小都听到爸爸的戏语:这么漂亮,不愁找个媳妇.所有妈妈指派的家务活都有我和姐姐来做,该男孩子做的体力活爸爸舍不得让弟弟做.开始弟弟的学习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因为疏于管理贪玩,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而爸爸又总是认为男孩子不打不成器,于是在越是严厉的打骂之后弟弟就越是变着法子撒谎来避免体罚,那个时候我甚至非常恨父亲,几次上去阻挡父亲的殴打.父亲是非常善良和疼爱我们的,在妈妈一再强化父亲为我们受苦受累的形象后,不但是我和姐姐,弟弟也认为父亲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后来虽然不断有淘气的顽劣事迹,但弟弟没有走上歪道.可是,他却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没有上进和追求,结婚以后日子过得常常让家人担心.其实,他非常有艺术细胞,唱歌表演方面很有潜质,理科学得很不错.而他想必早就在父母"不成器"的评语中认定了自己一无是处,加之从来没学会吃苦,哪会有一点努力的劲头.
    姐姐在和我议论教育时感慨很多,他说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如果不是那样,也许现在我们都已经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里小有成绩了.是啊,培养一个人才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父母和老师教会孩子快乐和自信又需要他们付出多少的耐性,而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引导和鼓励又得耗费师长多大的心血.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做起来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小在得不到尊重,肯定,鼓励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他要避免错误的教育方法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辙,那又是多么艰巨的一项工程!
    记下此文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能常常督促自己,不要把自己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带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以免自己"毁人不倦".让孩子能够更大的发挥她的潜能,少一些遗憾,多一点快乐.如果有幸让谁受到启发,从此对自己的孩子,学生,甚至是两旁外人多一些肯定和鼓励,那将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也算是行了一件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的独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