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静思(六)——老干体书法

标签:
老干体书法文化 |
分类: 书法论文 |
灯下静思(六)——
老干体书法
http://s10/middle/4def2a4dha528df449f09&690
老干体书法,是新时期以来盛行的,既有别于传统书法,又有别于流行书风的书体,是一种介于传统书法与流行书风之间的书体。
传统书法的特点是,书法的运笔、结体、甚至对书法美丑的评判标准都以传统书法作为标准。一切都从传统中来,临摹取法的都是历经千百年时间,被书法史公认的名碑名帖。书写的好坏也以名碑帖作为参照——越接近原帖越被大众欢迎。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中规中矩,“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http://s11/middle/4def2a4dh76ea7cd767aa&690
流行书风的特点大约是:随心所欲,“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不求章法、结字的规范,不求视觉上的美观大方,只求书写的痛快淋漓,把字写得越难看越显出个性。为了“创新”,故意拆解字形,打乱笔顺,近似于日本的“前卫书风”或小说创作的“意识流”,没有拘束,没有文字内容,非书法非绘画。
http://s3/middle/4def2a4dha528e1ef3152&690
老干体书法却是:几十年形成的书写习惯——章法结字虽有,却不属于传统,孙过庭《书谱》上所谓“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通楷则,少不如老。”从小没有受到正规的写字训练,只是描红的底子或者根本就没描过红,退休之后,时间充裕,为了打发日子,才拿起笔来写字——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或者到附近的老年大学学习书法,每日挥洒笔墨,却与时下的“流行书风”有别。他们也觉得“流行书风”那字太难看,有点掉价。以为通过笔墨发掘出了自己的“书法天才”,他们或办展览或出集子,或向媒体投寄书法作品,书写些应景和紧跟形势的诗文,得到发表的机会。或者自掏腰包,或通过关系,把自己的书法刻到石上,以求“留名后世”。
http://s2/middle/4def2a4dha528e36d6591&690
老干体书法是当今书法界的一道风景,不少“老干体”书家因为有退休前的人脉,还能在书协混得一官半职,还可以对职业书法家发号司令,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