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养生要减甘增辛,别吃活物,别吃黄花菜,躲避西风,头发别扎紧……
(2019-08-12 17:00:53)暮春养生
进入暮春时节,天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气温升高,雨水也多了起来,一天当中的温差也很显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院老年科张国英大夫提醒大家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养生防病,以安然度过节气交接的敏感时期。
一年十二月,时令变化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按照中医的理论,五脏强弱会有变化和差异,古人早就教我们要采用相应摄养方法,以补益脏腑,防止损伤。
听张国英主任来分析《孙真人摄养论》中关于暮春的论述。
《孙真人摄养论》暮春的论述
“三月,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西风,散体缓形,便性安泰。勿专杀伐,以顺天道。勿食黄花菜、陈醋,苴发痼疾,起瘟疫。勿食生葵,令人气胀,化为水疾。……”
谷雨
孙真人是谁
孙真人就是孙思邈,号孙真人、太白山处士。
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关于孙思邈的活了多少岁,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最少的有101岁,还有说他活了120岁的,141岁的,最大的一种说法是他活了165岁。虽然无从考据,但我们都相信他一定是个长寿之人。
谷雨
“三月,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
这个三月,自然指的是阴历三月,我们的肝气很旺,心气也快要强盛起来了。
所以甘味的也要少吃,可以吃点辛味的东西,以“补精益气”。
“慎避西风,散体缓形,便性安泰。”
虽然春天以东风为主,但偶尔也会有西风,如果有西风是便邪风,我们要小心避开。
如果家里是朝西的窗户,就要小心了,如果要开窗就全部打开,千万不要只开一个缝,这个缝隙的风反而容易伤到我们。
衣服不要穿得过紧,头发不要扎得过紧,慢慢运动起来,不要太剧烈,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安泰舒服的状态。
“勿专杀伐,以顺天道。”
张主任提醒大家在这段时间最好别吃活鸡、活鱼,可以吃冰鲜的。
因为动物这段时间的阳气比较旺,新陈代谢比较快,激素含量会比较高,吃了更容易上火,更容易生热。
《黄帝内经 四时调摄大论》也强调春三月要生、要养,不要杀,除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也是顺应“春生”的天道。
“勿食黄花菜、陈醋,苴发痼疾,起瘟疫。”
黄花菜,无论是干的还是鲜的,张主任都建议不要吃。
黄花菜又叫萱草、忘忧草,适宜秋天,吃多了容易旧疾复发。
从西医的分析来看,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素,俗称生物碱,对人体有害,是不能吃的。
至于干的黄花菜,这个季节新鲜蔬菜是最多的季节,干嘛非要吃干菜呢?留到秋冬再吃好吗?
不要吃陈醋,醋是收敛的食物,与暮春的季节相反,最好不吃,如果您一定要吃点醋,可以吃点香醋,米醋。
因为陈醋酿造的时间比较太长,作用强,就尽量别吃了。
“勿食生葵,令人气胀,化为水疾。”
葵,想到许多古诗中的描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等等。
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
李时珍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少"。连明代的都很少种了,现在更不用说了。古人常常种植,现在已经很少了,咱们想吃也吃不到了。
翕子相信过去口口相传的养生观念,都是古人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我们有时候觉得科技发展了,就满不在乎,其实是无知的表现。
那种以为有现代医学保驾护航,就可以任性妄为的想法,真的很傻。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时可能还真的会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