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鲲鹏之气随风起
(2015-04-04 07:01:22)
标签:
文化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清明养生:鲲鹏之气随风起
春明桃李渐成迷,
洒水浇花为嗅泥。
玉兰香迭百结紫,
难辞拂面柳扬堤。
鲲鹏之气随风起,
荠菜车前正萋萋。
发物少食宜清补,
心情舒畅且龟吸。
——《健康之家》二十四节气养生诗之清明
如果让您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当中,选一个最喜欢的,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清明,日月运行到此时,天清地明,满目生机。只要走出去,你一定会被怒放的“乱花”所迷,那些你认识的,不认识的花儿,全都争着抢着绽放出最美的笑脸,不经意的时候,总有各种芳香浸入你的心脾。
有人说这节气弥漫了淡淡的哀伤,翕子认为,追思祭祖本也是养生的一部分。孟子讲“吾善养浩然之气”,清明时节,先养正,我们从祭扫先人的活动当中,让自己升发出继承遗志,敢于担当,顶天立地的情怀。对老年人来讲,和逝去的亲人说说话,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情怀,亦是理清思路,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健康的自我梳导方式。悲也罢,叹也罢,只要说出来,自能和天地通顺。
剩下的,就是郊游、踏青、放风筝了。
踏青,顾名思议,让你的双脚走在满是泥土的山野中。凹凸不平的山路为我们的脏腑提供最好的按摩,即使你走的很慢,也会感受经络的通泰。登高让我们的身体冲破地球重力的束缚,让我们的视野开阔博大。而挖野菜,算是采回大自然的馈赠吧。
因为没下雨,上周山里的野菜都还没长出来,这周连下了两场雨,山野中荠菜、苦蔴、车前正嫩,在活动筋骨的同时,挖些野菜回来,即是尝鲜,也是让柔肝益肾的美食。
而放风筝最大的乐趣是亲身感受地气的升腾,随着纸鸢高高飘荡的,还有我们勃勃的情怀,无论多大年纪,只要心不老,生活就充满阳光。
传统的秋千、蹴鞠、曲水流觞,无非也都是通过进取的活动,让身体里的阳气随春气升发、成长,现在虽然不多见,我们仍然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激荡起心中的正气。
比如道家的养生功——龟息法,即胸式加腹式呼吸,学起来也非常简单,呼吸时,首要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再进一步调动腹部肌肉进行腹式呼吸,让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丹田里,再深深地由鼻子慢慢全部吐出。或许不用学得那么玄了,只要到山野里去深呼吸,你立刻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气机通畅,气血和谐,至于心灵,会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充盈。
至于春季养生的老生常谈,保肝益肾,防病保暖,饮食清补,忌食发物,情绪安定,这毕竟是祖先留下的经验,护生之人自会珍惜。
最爱“列子御风而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正是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列子才能遨游于无穷的境地,我辈虽凡夫俗子,亦享有天地之阳光雨露,清风明月,何不趁此清明时节,让身体舒展,让心中鲲鹏之气随东风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