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缘
(2012-11-09 17:57: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第三只耳朵 |
一直想为“香”写些文字。其实多年来,“香”都在生活中存在着,只是与香的缘份总是若隐若现,未曾引起我的重视。
小时候就对各种花香特别敏感,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总是我第一个喊出:“好香啊!”或者“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喜欢各种香味,后来痴心于茶,对不同茶冲泡过程中释放出的种种香气自然也是非常细心地体味,只是从来也没有觉得“香”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
第一次接触香文化,是很多年前读西安马守仁先生的《冷香斋茶话》,马先生写的是品茗,却在字里行间隐隐透出“香”韵,透出香与茶的相通相融。因为喜欢马先生的茶话,而对“香”生起一些亲近之感。
其实金镛先生的作品中是屡屡提到香的,只是混在武侠传奇的字里行间,倒更多地觉得香是一种神秘的,令人迷魂的东西,让人忘记了香的普遍与自然。
后来,曾有机会在寺庙小住,晚客过后,来来往往的香客散去,师父拿出些香粉点燃,方知纯正的檀香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能浸透自己的全身心,获得安静喜悦之感。
十几年前熏香颇为流行的时候,同事曾经很着迷,我却对那“香”的不的道十分反感,反而一度疏远了“香”文化。
再次遇到“香”是采访天津作家龙一,可惜因为自己对香文化所知甚少,没有能深入探讨,只记得龙一提到“沉”、“檀”、“龙”、“麝”时两眼放出的亮光。
而买扬之水的《香识》,只是因为欣赏“文坛小龙女”扬之水的才学,对她的书见一本收藏一本,却未及细细品读。
直到两年前,河北省金秋茶会上,舒曼老师组织了中国第一届香道文化论坛,算得上是中国香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第一次雅聚。虽然在唐山办,我还是独自驱车前往。只是那一次,小小的会场人头涌动,以至于“香”被混杂于过于稠密的人群之中,而论坛的演讲者多半过于理论,我忙于象学生一样匆匆地记着笔记,却未及体察到“香”的通灵。
再后来,就是因为茶的缘份,认识了董杰先生和他的“宝篆沉香”。
两个小时的访谈,听董杰先生细说沉香的来源、作用与特性,倒真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世界上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结香方式。
在中国的典籍中,我们能找到“燎祭”,这是中国最早的用香,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古人与上天沟通的方式。而夏朝兰汤节(端午节),记载了人们把兰草煮成水、洗浴的驱邪手段。宫廷用香很多,椒房,是用花椒和泥涂墙,以至于椒房成为后来对闺阁的形容。最喜欢屈原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中,都多次提到佩带各种香草,亦是文学中对用香的记载。
东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从西域和南亚引进很多木质香料。提炼出香油,芳香很明显,很快在东土流传。沉香就是在这个时候够来到了中原。
沉香是产于热带、亚热带四科的植物,我国主要是瑞香科植物,长到三、四十年以后,具有结香的条件。没有形成油质之前,只能叫白木。具备条件并不是沉香,而是这株植物要受到伤害,自身病变,免疫系统运转起来,再与真菌、微生物进行醇化作用,形成的油质,这个油木的混合体,才是沉香。
沉香是腐朽中产生的神奇。很多木头都有香气,沉香却不是木头单纯的香气,而是一株植物经历病变以后,在死亡之中生长起来的生命力量。沉香分生结和熟结,活体采的香,是生结,而这株植物死后,经过漫长的时候,木质被风化,被细菌微生物风化,油质还在成长,成为最好的沉香。
同时,因为沉香吸附周围的味道,因而品香,同时可以品出它生长环境的不同味道,可以感受香的成长历程,有花草,有澡泽,有泥土,真正品香,都可以感受到。
董杰先生的叙述,让我想到了“涅槃”,在死亡中重生,大自然中居然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如此神奇的成因,沉香自然也有它的独特之处。董杰概括说,沉香的特性亦似有似无,与中国文化非常接近,以中国画为喻,中国画的留白,正象沉香给人的感觉。
一般的芳香物质,如檀香、花草香,都是迷漫性的,笼罩性,会让小小的房间会充满了香气。而沉香,却是似有似无,有时不觉得它的存在,有时又会在不经意间有一股香气突然钻入鼻子的感觉。沉香是一股灵动的气息,可以自由的飞跃,可能会突然飞到你的鼻子。几个人坐在这里,可能有人闻到,而其他人可能闻不到。
普通的沉香一般会淡淡,有三种情况它会突然出香。遇热。遇流潮气,或者遇浊气。从感觉的方面说,沉香是灵动的,有灵性的,喜欢的人,有缘的人,会对它感受非常深。可能有人就感觉不到。从物理原因说,沉香油质是不均匀分布在香中,打成太细的粉,仍然会忽隐忽现。遇到油多的地方,自然出来,点沉香会有香气,可能突然会更香。
沉香在药理作用上是静心安神的作用,心燥的时候,点是一根沉香,很快就能安静下来。达摩祖师“佛在心中,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腐朽若尽,香从树出。”
沉香的作用,安神,助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沉香还有清洁空气和通透的作用。中医用沉香治疗心脏病,很多中药会用到沉香,用以打开筋络。沉香有。
点一枝沉香,可以营造一个很舒服的环境,会产生很好的气场,带给人身心的和谐。中药中,很多药用沉香来调。和香,是用不同种香调和在一起,而其中必须有沉香。正如一个团队,一个很好的领队能调和他们。沉香就是调和的作用。
沉香水调节脾胃。中医里沉香入脾胃经。对浅表性胃炎。对外伤的治疗,有利于伤口愈合。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过去大户人家用沉香贮水。
比如我们说茶是好东西,茶解百毒,但茶性寒,有不适宜的地方。最神奇的是,沉香的调和作用,任何事物总会有寒暖,阴阳,中庸就是中国的核心思想。我们努力做的事情,也是调和阴阳,可是沉香本身就具备双向作用,阴胜它就降,阳少它就升。本草早就这样给它下定论了。
董杰先生淡淡地说着,古代字画,你会发现,香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但香都会有。
而我对董先生的“宝篆沉香”四个字颇感兴趣。原来古代形容香的烟象篆字,点燃的沉香与其他香的烟很不一样,那些沉香的分子是抱成一团的,象灵动的生命一样。
董杰先生很喜欢静静地点上一支香,观察它的烟,在不同状况,不同光线,颜色变化非常丰富。不同光线下感觉不一样,但都会很舒服,象丝一般顺滑。董杰照过很多沉香烟的照片,那些或飘袅或漫舞的轻烟,却传递着喜悦的感受,却难用语言描述,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道无形,大音稀声。”“道可道,非常道。”“原来好的东西形成,都是非常神奇,也需要殊胜的机缘,经历过涅槃般的伤害的。”
沉香烟的形状象篆字,我笑问:有没有在沉香的烟上读出天机?一句话,问出董杰寻香的历程。
“刚开始玩,有一串沉香手串,一次坐地铁,夏天,空气不好,心情烦燥,突然闻到了一股沉香的味道,心情一下了平静下来,感到愉悦。一切你看到的,跟原来都一样,但你现在看到的,完全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舒缓了,连空气都舒缓了,跟愉快是不一样的。这个感觉就是瞬间的。”
我好象略有所悟:“你的沉香手串象一个沉睡的精灵,平时只是淡淡的,它是沉睡着的,不参与你的生活,在某个特别的环境,它觉得这个环境太糟了,它说,我来帮你一样吧,它释放出神奇的香气。正如你说沉香遇潮,遇热,遇污浊出香,但有时也会在一些特别的时候出香,可能与长期带它的人之间有一种默契。”
“人也好,树也好,把外在的东西去掉,才能回到真正的自我。”董杰总结道。
人对味道有记忆的,已经闻到过特别正的味道,过了很久,再闻,你还能找的到它。
嗅觉很多时候是被陈封的。品香也是品它的环境,品它成长的状态。品香的过程会打开我们陈封的嗅觉。小时候,以前曾经闻到过的味道,可能在品香的时候被唤醒。这种味道的记忆,一定是很愉快的。可以让我们回忆起很美好的过去。
听着董杰先生的讲述,我感觉他开启了我的另外一扇窗,我们阅读,听音乐,看文字,图片,其实我们忽略了,我们的嗅觉,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嗅觉是有记忆的。我居然会记得多年前武夷肉桂的味道。这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啊,董杰先生大概对我的进步很高兴。鼻子是与大脑最近的,一下子就感受到,鼻粘膜的吸收能力非常强,非常快。大的空气污染我们无法改变,改变一下小环境,一支沉香,就可以改变。我们郊游,开车几个小时到森林中,第一句话说:“空气真好啊!”在自己家里,斗室中,点燃一支沉香,我们在片刻就能享受到自然的东西,就可以达到清新的空气。
香是让我们回归本我最快最好的方式。有些东西很好看,你可以不看,有些东西,你看了,你可以视之不见。因为鼻子是开放的,呼吸是一刻不停的。生命在于呼吸,一生下来,开始呼吸,生命结束的时候,也是停止呼吸。
我们去品香,每个人的结果不一样。虽然我们闻到它的香气,评判他的好坏。然而真正的感悟,一定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你是跟香在交流,感悟不一样。每个人的交流,都不一样。只有跟香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完全融入你的心灵的东西,不同人完全不一样。
和董杰说着说着,我怎么想到了生命的本质问题,我们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董杰讲了一个又一个很温馨很有爱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爱,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做,是因为我们浮躁,我们急功近利,我们忽略了身边可以做的许多小善。或许,点上一支沉香,当然,还有许多许多方式,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
外国的香水是快餐类的东西,把人往欲望上引,人的痛苦都来源于欲望,沉香是把人往安静上引。
沉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无法人工合成的味道。它的形成过程,我们也无法真正了解。我们很容易去理解它,但可能有植物学家去研究它,四科的植物,十六种树,可以产生沉香。一般把瑞香科认为是最正宗的。植物的研究,说明不了结油。微生物学家,细菌与微生物的作用,还要研究,这些植物怎么受伤害,才产生香油。沉香,越恶劣的环境下,出香越好,同一片森林,不同角落的树出香也不同。没有一本真正把沉香说清楚的书。
沉香性温,调和寒热,不极端。从属性上也符合中庸,又是正阳的东西,“南方有嘉木,采集天地之精华,化腐朽为神奇。”说的是正阳的东西,去污秽,避邪,很多人匆忙飞来飞去,休息不好,环境是不是很干净也不好说,点上一支沉香,可以清洁环境,安神。
“什么东西是真正好东西,在你接触它以后,不断发现它好的地方。”董杰先生最后总结道:“我接触沉香很多年了,越来越发现它的好。希望好的东西有更多的人知道,感受到,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发扬。”
沉香,或者真正的好香,你闻过一次就永远都不会忘记,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很好的底色,开启你认识世界的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