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秒09!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对一个比赛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对刘翔来说,他打开了一扇门——一扇很多人认为根本无法打开的门。而打开这道门所要付出的努力,不仅是身体上,更是精神上和智慧上的。
我的读书笔读上有一个故事: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冠军由美国选手吉·海因斯获得。当显示器上出现他创造的新世界纪录9.9秒时,他摊开双手,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句话。16年后,有个记者问起他当时到底说了什么。他笑了:“我说的是,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原来,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百米纪录后,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能承受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海因斯也以为这是真理,所以,他的给自己定的目标也只是=是跑出10.1秒的成绩。可是,最后的成绩证明,他超越了极限。10秒这扇门不是紧锁的,而是虚掩的。
世界是有很多这样的门,你以为它是无法开启的,可是,总有勇敢者,以无畏的精神去撞击它并且打开了它。
2008年奥运会赛场上,刘翔退出跑道,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个神话一般的“翔飞人”似乎消失了,我们每个人也都沿着自己的轨迹,走着自己的路。而刘翔呢?或许,他也可以放弃吧,之前已经跑得够快了,超越自己创造的11秒15,谈何容易!?刘翔即使放弃比赛也已经是尽人皆知的英雄了。
然而刘翔就是刘翔,刘翔真的让人震憾!他超越了自己!人生如登山,你已经登上一座山峰的顶峰,但你是否有勇气走下去,离开脚下的巅峰,下到谷底,再去攀登前面更高的一座山峰呢?
而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多多少光登上过大大小小的山峰,然而,这会是你前进路上的一个标记还是你永远的最顶点呢?
或许很多人都可以说,不怕艰苦的努力,是,勤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通过勤奋或者成功也并不是一个人最强的地方。然而对于刘翔来说,我以为他最强大的地方,是他不害怕失败的勇气。
而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也不是因为缺乏勤奋,而是因为害怕!我们往往害怕失败,害怕被人嘲笑,害怕努力白费,我们为自己找到恰当的理由,理所当然地停在那里,不做完全的努力,似乎这是最安全的,我们却丢掉了做得最好的机会!
我们的生活中,面临很多这样虚掩的门,这就是“自我设限”,在你的意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正如肯﹒克里斯汀所说:
一旦你认为自己是懒惰的,“懒惰”这个词就有了另外一个作用,现在你有正当理由可以不用奋斗了,这个新概念将促使你去创造和寻找更多的支持这个特征的证据。“你很懒惰”,只是解释你懒惰的行为,便这些描述不断以循环的,自我增强的方式影响着你。很快,你就会将懒惰视为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且不想改变。
很多人就被“懒惰”这扇门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而更多的人,自我设限是“我只能做到如此水平。”法国哲学家亚伦有过类似的论述,他说:
如果我相信自己会失败,我就会失败,如果我相信自己什么都不能做,我就会一事无成,如果我相信自己的希望会落空,就一定会落空。
欧文和刘翔似乎也有自我设限。欧文斯认为他不可能跑过10秒以内,刘翔也没想过自己能够跑出13秒9,他们又是如何推开了那扇门?
欧文斯也好,刘翔也好,你以为他们在发令枪打响的那一刻想的是成绩吗?一定不是,他们只想着向前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前冲!你没发现吗?真正成功的人,绝少瞻前顾后,绝少患得患失,他们只想着眼前的事情本身,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去面对。这也正符合中国的那句古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面对自己,找一找自己周围有哪些限制自己的门,或许它们是虚掩的,试一试,去打开它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