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打太极拳,(虽然是最简单的陈式二十四式,但毕竟是太极),从小就背《道德经》,读《南华经》,然而,我以为很热爱自己的文化,却发现对于道教文化这一块,却所知甚少。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对我来说,既是一次采访报道的过程,也是一次补课—一路行来,我也在恶补道教文化和玄天上帝的知识。
武当山是道教玄帝信仰和中国内家功夫的发源地。对于玄天上帝这个词,之前几乎一无所知,真是惭愧。
原来,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叫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真武帝君、北极真武佑圣真君、荡魔天尊等,民间称其为祖师爷、上帝公等,也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七个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我们到达武当山的当天下午就是参观武当山博物馆,我觉得自己对武当山竟然对武当的知识如此欠缺。赶紧查阅相关的内容。
我查到古书的记载,如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玄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为玄武,黄帝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降临人间。王太子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非玄武不足当之”,自此,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
对于武当山称名的由来,我在采访中还听到这样的说法:武当山山形奇特,主峰天柱峰“一柱擎天”,四周群峰都向主峰倾斜,好象是在向中天柱峰朝拜,被称作“万山来朝”的奇观。因而整个武当山的山形如火炎,“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只有这北方的水神玄武才能震住此山,所以称作武当山。
历史上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的说法,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一方面大修紫禁城,一方面派人带着紫禁城的图址,按照人间帝王的规制来修建武当山的宫观。据说当时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引用一下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文章:"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一上武当山,立即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气场,觉得整个人身心都变得挺拔起来。
我们先来到武当山现存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宫观紫霄宫。在这里,我们和参加海峡两岸第二届武当文化论坛的近三百位嘉宾,其中160多位台湾嘉宾齐聚大殿,虔诚地为玄天上帝行上香礼。三通鼓声的响起,紫霄宫大殿内道乐声声,香烟弥漫,这个被称为巡境圣驾重光法会的仪式上,三位德高望重的女道人行三跪九叩礼后,上香祈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在圣像前敬颂祈祷书。来自台湾的南屏居士温源兴先生焚烧祈祷书。然后,李光富与台湾地区宫观代表一同捧起巡境圣驾金身云幔,紫霄宫内的高道上案为佛像进行重光仪式。
据了解,这尊明年赴台巡游的玄天上帝文像造型原本珍藏在武当山博物馆内,应台湾道家学者的强烈请求,希望可以在台湾参拜玄天大帝。经过前期的沟通协调,把神像请到紫霄宫,经过重光仪式后,将神像供奉在紫霄大殿,并于明年正式赴台湾巡游,届时将会在台湾各庙宇宫观供人参拜。
身披道家的法衣,静静地站在紫霄殿内,浸润在妙曼的道教音乐和弥漫的香烟之中,听道长们虔诚地唱诵,一时不知身在何时何处了。
法器声声振紫霄,
妙曼仙乐绕堂飘。
神灵感应成大愿,
国运昌隆把灾消。
紫霄宫的法会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南岩宫。这是建在南岩绝壁上的一处宫殿。最神奇的是龙头香,在刀削一般的绝壁上,修了一个长近三米,宽仅二十多厘米的雕成龙头形的香案。在龙头上的香案上香,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跌落万丈悬崖。然而虔诚的信众为什么还是要在此敬香?原来,龙头对着的,正是十里外的天柱峰金顶,道人们认为在此敬香定能感通天地这灵。
南岩绝壁有神宫,
仙气弥漫剑气冲。
俯首龙头香一柱,
致虚守静妙在中。
南岩宫的飞升台,据说是玄天上帝九月初九修炼飞升的地方,我和湖北电视台的小王到达那里的时候,脚下一峰独立,四面千丈悬崖,四周的山野静寂无人,但觉一股通灵之气直冲肺腑。难怪这里也是武当内家拳的发祥地。
中国武术,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以太极拳为代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
太和宫、紫禁城、金殿这样的名称,听起来似乎是皇家建筑的名称,这里却是建在武当山上。比如武当山的紫禁城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金殿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虽然乘了汽车,坐了缆车,最后的朝圣这路还是要手脚并用地丈量。被称为“一柱挚天”的金顶气势险峻,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路都需要扶着挂在栏杆上的铁索。登山的艰难尚且如此,谁又知道这些建筑当年是如何修建起来的。
经过一番挥汗如雨的攀登,我们终于到达金顶,传说中神奇的金殿赫然出现在眼前。据称这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像是浑然一体的。而里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避风仙珠”的缘故。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
拜过了金殿,举目四望,四周的群峰真的都朝向自己所处的主峰,好象群山朝拜,不能不觉得有一股气托着自己,仿佛要飞升起来一样。我们登上武当山的时候,正赶上初冬时节,虽然经过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武当山仍然是身披彩装。
荡胸上武当,举目瞰八方。
万树经霜雪,庄严著盛装。
群山皆俯首,金顶柔克刚。
虚心拔地气,静虑通太苍。
下山的时候,同来自台湾的道教人士交谈。知道了台湾地区北极玄天上帝的信众很鑫。据说,北极玄天上帝信仰的传入,从台湾先民从闽粤渡海来台时,因北极星做为航线的指标,就在安抵台湾定居后加以崇奉了。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玄天上帝被郑成功视为守护神,而在明郑时期大加崇奉。所以,台湾现在有许多玄天上帝庙相传建于明郑时代。
时间匆忙,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武当山了,车队出发时,武当山还静悄悄地,我又诗性大发,写了一首山中晨事,算是对武当山最后的留恋。
池塘如镜起轻烟,
袅袅婷婷宛若仙。
四面群山皆静默,
金辉一缕照树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