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婴幼儿敏感期——早教讲座收获

(2007-10-31 08:50:16)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育儿/亲子

大动作

扶物

特征

规律

敏感期

分类: 教育经历

   关注婴幼儿敏感期——早教讲座收获

   馨馨从地铺一直朝这个她早已经“窥视”已久的目标(她的目标越来越丰富)爬,然后小心地站起,很想拿到玻璃窗里面的东西,于是想要打开这个门~~(为了防止宝宝受凉,专门准备了几块备用的地垫,她活动到哪里,就垫到哪里~~)

   上周馨馨爸出差5天,我在家带馨馨——受尽了馨宝宝大动作发育早之苦~馨馨6个月的时候,就能够扶物站立和挪步行走(横着走~),现在8个多月,爬的动作既快又标准(桥式爬,象动画片里的一休哥拖地板~),并且已经是蹲下站起、一手扶物一首拿东西行走自如……近半个月我几次偶然发现她在找准平衡点后能够徒手站立数秒钟!——现在她的兴趣点是开她能够够得着的橱柜的门,真是越来越不好看啦~~!馨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比较早,估计是遗传自好运动的馨馨爸;同时我发现馨馨虽然好动活泼,但却并不“愣”,而且很细心谨慎,估计是随了馨妈咪~~

   孩子的发育既呈现个体特征,又有规律可循。

   有了馨宝宝之后,我先后听过几次早教讲座。

   其中主讲人都不约而同谈到有关婴幼儿敏感期(敏感期: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做了些笔记,今天把它放到博里,希望对有相关月龄宝宝的博友们有些许提示和帮助。

1.  3—12个月,16—18个月,语言敏感期;

2.  5—8个月,口欲期;

3.  6—9个月,爬行关键期;

4.  10—12个月,行走关键期;

5.  13—15个月,亲子关系建立关键期;

6.  16—18个月,专注力关键期;

7.  19—21个月,秩序感形成关键期;

8.  22—24个月,第一个心理反抗期;

9.  2.5—3岁,计算能力、数学能力;

10.  2—5岁,生活习惯;

11.  1—6岁,视觉、模仿;

12.  1—5岁,听觉与音乐。

   早教基本原则:

1、注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过程;

2、重复;

3、慢动作;

4、尊重孩子;

5、以儿童为中心。

 

   另外,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按照蒙特梭利的理论是这样划分的(幼儿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至6岁)

  秩序敏感期(2至4岁)

  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动作敏感期(0至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文化敏感期(6至9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