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柠红茶
青柠红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75
  • 关注人气:22,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露为霜

(2015-09-20 13:12:08)
标签:

美食

白露

米酒

凉床

纳凉

分类: 红茶散文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

 

连续几日秋雨潇潇,气温骤然生凉,长袖着身。白露这日,秋阳却从云层后兀得钻出,丝丝明艳起来。上晨课,见墙角两株紫薇,花开盛烈,一枝一枝沉甸结实。紫薇花开薄凉秋。一树紫薇,从夏开到秋,绵绵长长,未见收势,不晓得经受得起白露霜浓?古时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古人最好玩,炎夏夜里,纷纷摇扇露天纳凉。《影梅庵忆语》写董小宛“夏纳凉小苑,与幼儿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几笔淡墨,女子孩童纳凉的影像于纸笺生动着。有人甚至在庭院里,铺一张席子,或者摆一张竹床露天而眠,也有人在床上摆设小屏风遮挡凉风。宋人画作《风檐展卷图》、《槐荫消夏图》、《荷亭儿戏图》里描绘了古人纳凉景象,画中,床上小屏风是一重要的点缀。

 

想那古人,在庭院、水亭、凉殿、堂阁前等处安置凉床,凉床上摆一小屏风,点上一支蜡烛,闲聊、饮酒、发呆、仰卧乘凉等,流萤花丛,明月凉风,桩桩件件美事被他们占尽,天地宽阔人独然。而白露一至,这些凉床和屏风想必也要慢慢移回房中吧。去年开始喜欢苏枕书的字。《岁时记》里以秋开头,清缓记录两个女子的遇见。读《岁时记》,仿似在暮春时遇及一粉墙灰瓦的古旧寺庙,有女子眉眼清和,合掌低颌立于佛前。草木枯荣纷沓而至,却又由不得你出声叹惋,眼睁睁看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秋风白露。仿佛置身孤城。”伊在《白露》章节里如是收尾。仿佛看见失散后的陆明和孟荻重新立在六叠大小的日式卧室窗前,数星子,数桂子。“雨水打在世间的路上,惶然来去的尽是殊途孤旅。”

 

时至白露,心头一股凉意终是挥之不去,是为季节感怀。春有落花,秋有枯叶。伤春悲秋的人,大抵见得了花好月圆的和美,却接受不了离散的凄婉惆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唇齿间吟诵此句,美好和苍凉俱生,清净绵密,不绝不息。坐在草地上看云,那些色彩、轻风、花香,令人沉醉酣畅。看云的时候,没有黑暗、碎裂、恐惧和惊悸,唯有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简单快乐。九月的云特别美,阳光不那么灼热刺眼了,那些云也多了几分深缈的韵脚,闲闲散散,温和清美。若配上几个闲人对坐,喝茶看云,神仙的日子大概不过如此。凉亭里有情侣拥抱亲吻,猫在花丛边打盹。夜里临水散步,星子寥落,有凉风生起,颇有“水风吹葛衣,草露湿笀履”的意境了。
  

黄昏。飘来电,说及旧字《风动桂子香》,想着桂花也快开了。白露带来秋凉,也带来一定的胜景幻像。四季幽赏,春秋为首。春以桃花开为界,逐渐告别春日迟迟萧瑟景象,日愈花团锦簇春光明媚。而秋,却在白露这一时节,流溢一种独特的迷人风雅。“蟹酿膏,菊增肥,桂花香起,枫落四围。”古人在白露后,过的是风流清雅的快意日子。煮一壶白露茶,酿几坛白露米酒,庭院里赏桂花吃螃蟹,烫酒吟诗。“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这是红楼梦里那些姑娘们秋时折腾的快意事了。藕香榭摆两张竹案,一个上面放杯箸酒具,一个上头摆茶筅茶盂各色茶具,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再几个丫头煽风炉烫酒,有人不时送来蒸好的螃蟹,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

 

亭子盖在池中,河水碧清,山坡下桂花开得正好,喝酒的,吃蟹的,吟诗的,好不热闹。不晓得嫦娥姑娘见了此景,舍不舍得她的广寒宫,偷着下凡来。持螯赏桂,宝钗姑娘即兴赋诗中有一句:“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写的是白露养生之道。白露后,气候干燥,姜汤,红薯,小米,百合莲子粥等,皆为合适的食物。烧一壶热茶,加入十粒枸杞,五颗红枣,一壶养生的好茶。白露是喝茶酿酒的好时节,春茶偏嫩不经泡,夏茶干涩味苦,白露茶却有着独特的甘醇清香。此时,茶人又开始忙着采摘白露茶了。旧时爱喝茶的金陵人十分青睐白露茶。白露至,南方人开始酿米酒。此时去乡间,巷子深处时有酒香。公公每年要酿很多坛米酒,自饮、待客、或者送人。对别的酒不敢兴趣,唯独对这白露米酒,独生喜好。

 

每回去乡下,兴致一来,平时不沾酒的我也会跟着男人大碗喝酒,菜是越家常越好,一碗米酒烧肉,池塘里捕来一尾草鱼,青辣椒蒜瓣拌炒;将收藏在小厢房里的南瓜抱一个出来刀切开瓤,素炒南瓜一盘;一盘红辣椒炒鸡蛋,一盘青辣椒爆炒蛾眉豆,婆婆不经意还会做出几样口味特好的家常菜。摆开八仙桌敞轩面菜圃喝酒,看暮色中的红蜻蜓飞过牵牛花架,还有麻雀鸟儿掠过马头墙檐和青砖围墙。有景如此,再苍凉的尘事,总还可以生出几分温柔来。白露为霜的夜里,桂花树下,与你摆一壶酒。“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