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边即景

(2015-06-28 15:33:32)
标签:

美食

河汊

河滩

苇丛

湖边

分类: 红茶散文

湖边即景湖边即景
                     湖边即景

 

     河滩地里的小苗尺把高了,望上去平展展绿油油,近瞧还没盖住地垄。泊车树荫下信步到河边。三十多米高的巨型风电轮,疏密有致的矗立在河滩上。

     有的叶片在旋转,有的静静悬停在哪,好威武霸气的钢铁森林。一条沙石小径回旋在河滩地里,走在上面沙沙的脚步声悦耳动听。越往前走地皮越潮湿,水浸的黄黑两色边界线清晰可见。可能是前两天下过雨的缘故,脚下的泥土粘糊糊的,感觉着鞋越来越沉。低头看,胶泥紧紧地粘附在鞋底,鞋底大了一圈;回头望,粘起的脚印在地上留下了一串印痕;趔趄着找到一块草皮蹭蹭,呵,还粘的挺结实,费好大劲蹭下了一小堆黄泥,顿觉脚下轻松了许多。
  这是一条小河汊。水平如镜,周遭长满了密匝匝的芦苇,看上去苇叶稍显精瘦,心想,离端午节还有几天,到时候长得肯定能包粽子,不妨过几天再来一次,尝尝自採天然苇叶包粽子的味道。
  天籁般的鸣叫声从苇丛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声就在眼前,可惜的是闻其声不见其踪。俯身攥起一把泥土朝苇丛扔去,刷拉拉苇叶骤响,惊怵怵水鸟疾飞。几只体形稍大白羽黑翅红腿的水鸟,嗔怪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一群褐色花斑的小水鸟,扑楞着羽翅迅疾又钻进远处的苇丛。零星稚嫩的小鸟怜叫声继续从苇丛中传出,坏了,已经打扰了鸟儿们的安然,心有愧疚地站在岸边自讨。
  河汊外围的陆地围起了一圈网,围网的外圈套着一层塑料布,河汊中央横着一条钢索,也裹着网和塑料布。乍看,不知所以然只觉得眼熟,想起来了,在别处见过类似养螃蟹的设施。网是拦不住螃蟹的,他会顺网爬上翻过溜走,只有光溜溜的塑料布才有阻逃功能。没想到这一汪湖水除了养鱼还养蟹,在这里居住的水鸟真得是好福气。哗啦啦一声响亮,打挺的鱼儿把水面荡出了一片涟漪,好看的圈圈缓缓向岸边散去。
  湖水很清澈。看得见水底泥土的颜色,缓坡下去河水愈深泥土不见,视觉渐次变绿现蓝,一帧烟波浩渺望不到边的鱼鳞状水波纹出现在视野里。
  依稀看得见对岸:红墙绿瓦的小别墅,小巧玲珑的水榭亭,还有一幢幢高楼大厦的身影。对岸离八达岭三十几公里,多少年来传言划归北京,‘干打雷不下雨,’而现今人们的风言风语得到了印证。十几亿的房地产开发造就了一座高档的临湖小镇,连接京城的公交车途经那里,非首都功能的外迁,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得诠释。跳过建筑群再往前眺望,群山莽莽连绵起伏,长城逶迤连接云天,周遭盆地湖水居中,活脱脱一幅泼墨山水画。
  视线折回湖面东眺,雾气蒙蒙水面跳动着碎金。一座高速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横亘在湖面上,建国初期苏联老大哥帮助修建的另一座铁路桥已经拆除,只有桥墩像一溜省略号孤静在水面上独自沉思。
  河汊西岸不远是一处渔家乐。去年来的时候,岸边一排平房,房前池塘连湖,湖中垒着小坝,小坝养着湖鲜。活鱼鲜手艺好买卖火爆,虽说来这里上公路转土路走小径吃顿饭不容易,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今儿再看去,平房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处二层的钢结构建筑。虽说孤立在河滩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可相邻的一条公路有些特别,绕着湖边转,环行田间里,路面红柏油,骑行雕塑立。不可否认,一条环湖休闲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很快就会出现在眼前。
  浓淡相宜的绿色树木,或单株活成片墨迹般点缀在河滩上。这是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人们在湖边栽下的护堤林木,那时湖水宽阔不见对岸,如今湖水退缩,老树成了原来岸线的标记。经历过这些的人已成为久远的回忆,今天的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看来,沧海桑田并不遥远。
  今逢周末,绿荫下停着私家车,附近几条河汊岸边都有垂钓者的身影,蘑菇般的帐篷撑在河边,孩子们嬉笑着玩耍,静谧离这里渐行渐远了。
  河滩散发着泥土的清香还有一丝湖腥的味道;
  河床高处土坡上的枣林正在扬花,释出的香味大老远就能闻到;
  小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烟火特有的味道钻进了鼻孔。
  阳光愈见炽热,一阵阵牛粪混着奶香的奇怪味道随风飘来。
  正是这些气息,诠释着临湖小村的秘密。
  听听这些土气的名字:老鹰洼、黑土洼、八营,塞外历史上贫穷与战争的信息延续至今。名称只是个标记,用不了多久,这里将建成京西一座崭新的绿色观光城镇,今天又将成为历史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