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终南山一座古寺

标签:
佛学终南山古寺自己前世 |
分类: 红茶随笔 |
穿越了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隐在终南山里的古庙。早已荒芜。门残旧不堪,只有院子里的古树依然茂盛。杂草丛生。路已不可寻。屋子里的佛,依然笑着,依然慈祥。只是被尘土覆盖。桌子上,陈旧的蜡台,几只无法触摸的破杯子,依稀还有可见的花纹。木鱼空着,无音。禅倦的失了味,唯有一偈公案,掩埋在历史深处,依旧带着露水的新鲜。僧人何处觅?后院的井水,是否还甘甜?已无人知晓,无人感兴趣。深山里的古庙,藏着光阴的印记。青苔无处不在的小路上,脚步凌乱。深邃的让人绝望。佛经里的万般人物,都已销声匿迹。破旧的对联,荒芜的看不见自己。只是依稀可以认出是对联来。墙壁斑驳,房上的青瓦上还有残冬的雪。春似曾相识的打量着一切,却不做声响。沉寂是无可奈何的。没有人烟的地方是荒凉。
海洋深邃到终南山。这古寺,则让人绝望。墙角有蜘蛛结网,不慌不忙的捕捉食物。我的内心如你所读到的。没有人会去得了。早年离开西北,我不愿意。后来移居南方,非我所愿。不停的游离在生命的边缘,却不曾真正触及。在夜不能寐的寒夜,我懂得了悲伤。经历了苦痛,我学会感恩。感恩是快乐的途径。简单并没有多么容易。为了简单,所付出的别人难以了解。丰富就容易杂乱,容易失去次序。并不是什么都好。适合的才好。简单是智慧。如禅。一字一顿,抑扬顿挫,生动简单,深入浅出。曾经一度失去平衡感。陷入深度迷茫。如那瓦上的雪,落下来无声无息,化去却需要时间。学会了坚忍。忍字头上一把刀。疼痛是聚。疼痛是散。不再空寂的代价是痛楚。呼吸自如,痛在心间弥漫。
游刃有余的刀解剖牛,我试着解剖自己。看穿别人易如反掌,看穿自己难如上青天。我如精灵,能猜透别人的心思,甚至情绪。这种天赋,让我疲倦,更让我爱上一个人的自由。无力说话,无力歌唱,无力舞蹈。唯有书写。书写是出口。渐行渐远的是风景,越来越浓的是人情。在这个人情淡薄的年代,一个人眷恋温暖。无需薄凉,不必清欢。燃烧后,熄灭。谁记得,天空曾弥漫浓烟?
童年就这样失窃。谁偷去我旧日的模样?而今,镜子里的自己,是谁?我不认识你,还我旧日模样。记得,那个时候在大学食堂里吃饭。九岁的我顶着满天星子去买一家人的早餐。热乎乎的糖火烧。那滋味的确另人难忘。更难忘的启明星,是春天的山歌,是夏天满山的野花,是秋月凄美,是冬雪飘飞。我不认得镜子里的自己。
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为什么逼迫我,为什么敲打我,为什么命令我离别,又为什么让我思念?和自己作别的夜里,我写了一封信。收件人是我自己。一封自己写给自己的信。我没有放弃的,只是美好。在最深的孤独里,我遭遇了迷途的大雪。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雪下的失去方向。心却越发静谧。夜,篱笆、墙和影子。太多回忆在心间翻转。原来你在这里。每一次离别都会默默的将熟悉的街道、吃惯的食物、经常漫步的地方,一一埋葬。那是习惯,不需要任何人提醒。飞翔到三千米的高空,会让你自然而然的学会埋葬。冷月葬花魂。寂静无声的葬。并不悲伤,因为是习惯。月光偷走了所有影像。那个孤单的,一个人玩耍的小男孩,渐渐长大。还是一个人。去博物馆看睡莲,看文物,看画展。去海边看月亮。去图书馆读书。
我生性孤独,却不孤僻。口才极好,在学校演讲比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甚至拍案而起。,在广播站做编辑。独来独往,让我有更多时间观察、思考、沉淀。无法忍受的只是没有孤独和寂寞。艺术的美在于留白。如果一张纸,被填满了,那还有什么美感。我喜欢无痕。我喜欢恣意。游走在苍茫的草原,我是孤月。月的悲伤是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我没有悲伤,生命不需要悲伤。淡淡的喜悦,走入下一个平静。就这样告别了对莲的痴迷。在光里走失,变成一株芍药。我的前世是莲,我的前世的前世是一枝青竹。或许,我还曾经是一株油菜花,或许,曾经是一粒尘埃。我所求的不过只是一个形体。做树最苦痛。在成为芍药的最初里,我看到神的恩典。上帝无处不在。所以你看不见上帝。
上帝是光,你能看见光,也无法扑捉光。光照到你心里,你就成为盐,有了味道。很多个难熬的夜晚,唯有祈祷。我相信之所以要经历苦难,不过是需要我们握的住手中的幸福。难,也不过是两行白鹭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罢了!了解自己如寻隐者不遇一般的玄妙。自己遇到自己而已。自己寻找自己的路途是艰难的。如咸鱼翻身。追寻、追寻、追寻。就着两个字,反复的重复。如将池塘染黑般。就这样训练出了坚韧的意志力。慢慢的走,慢慢的流淌。不急,也不缓。光阴从来不着急,月光从来不着急。向大自然学习。从灵魂深处清空。如果我再次一无所有,请将我收留在一朵花的绽放里。我慢慢用完文字将自己清空,让文字将我书写。终南山
路过一座古寺,看着初夏的第一场雨,你是否明白有一种凝视叫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