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标签:
美食铁观音茶香龙井处子 |
分类: 红茶随笔 |
我是个南方人,最初认为饮茶就是解渴,比白水多了点味道罢了。南方最常见的是茉莉花茶,乌龙,铁观音。我常喝的是那种廉价的,那时也没有觉得不好。抓了一把放到大茶缸子里,暖瓶里的开水冲了,晾凉些,咕咚咚几口下去,也蛮爽气的。后来由于工作转向服务行业,才对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绿茶红茶之分,又有普洱铁观音等等种类。而泡茶也有讲究,水质的好坏,茶具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要求。但那时工作忙,觉得饮茶是细工夫,也就没有深究。
我的工作并不忙,晚上下班后常去不远处的海边散步,天色微幕,凉风习习。路的一边是蜿蜒的小河,小河的围栏傍着新绿的垂柳和灌木,时有不知名的野花攒簇其中;另一边是一排店面,酒馆,歌厅,服装,糕点应有尽有。其间有一家小小的门脸是卖茶叶的,招牌不是很醒目,店里也不热闹,隐约两个女孩坐在茶案后聊天。我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店面不大,却清洁雅致,两旁的柜子上井井有条的摆着茶叶茶具。茶案为实木,后面的女孩一个穿白,一个穿黄,年纪都不大。年纪稍小的黄衣女孩眼睛很大,边说边咯咯的笑个不停。
穿白的女孩见我走了进来,忙起身招待。她身材适中,曲线玲珑,披肩长发乌黑发亮,映着白皙的皮肤,似是仙子下临。我面对她弯弯的笑眼竟有些手足无措,忘了买茶的初衷。白衣女子热情的邀我入座,品尝新上的铁观音。她把烧开的泉水倒入茶壶,再把壶中的水淋入茶托内的茶海和茶杯中温一下后倒掉,壶内放入茶叶,沏上开水,十秒左右又滤掉壶中水,这才开始泡上真正的头便茶。我对茶的认识由此而始,也由此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我成了白衣女孩的常客.女孩姓甘,安徽人,自小入了茶行,从学徒做起,几经打拼,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她年纪轻轻,性格却沉稳,颇有老板的气度.为人又爽气,不输了男子,生意做得很是红火.晚饭后我大多要到她那里坐坐,品茶聊天.说是聊天,其实我只是听客,舒适的坐在她对面的椅子里听她讲些茶的知识典故.我的杯子空了,她会给我添茶,有时茶水滴在茶案上,她会用茶巾一抹,动作很是优雅.我常在不觉间坐得很晚,喜欢那里的清静雅致.我对茶的知识逐渐增多起来,也品尝了很多好茶.龙井窈窕处子般的清香,铁观音竹林幽泉般的隽永,红茶深秋枫叶般的浓郁,普洱陈年积淀的醇厚,各种味道在我心中扎了根,饮茶成了我根深蒂固的习惯.
我最喜欢的茶当属铁观音,这一定要清明前的.每到阴历二月,我就盼着明前茶上市.明前茶上市了,我就会到相识的茶庄买二两上好的,用青瓷盖碗泡了,欣赏茶叶芽舒展的姿态,品尝新茶那种无可比拟的滋味.有人说好的龙井需处子采摘,处子身上散发的香气会融入茶香,两者相得益彰.泡龙井需泉水,清沥甘甜,无伤茶香.水温要八十度左右,出汤黄绿色,细看汤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细茸.杯内的叶芽亭亭玉立,随杯而动,摇曳多姿.入口如甘露,香气淡雅而清远,回味绵长,如雾,如雨,如拂面之微风,如吐气若兰之少女.饮后神清气爽,如沐浴甘霖,有脱胎换骨之感.
甘老板泡的龙井是迄今我最难忘的.她用的是玻璃杯,杯子纤毫未染.开水温杯后倒掉,投茶,醒茶,用白瓷公道杯调好水温后冲茶,动作一气呵成,简练而优雅.她把泡好的茶送到我的面前,淡雅的香气飘缈如丝,维知者读.透过玻璃杯可见婀娜的茶姿,执杯之手如玉,与腕上的翡翠玉镯相映成趣;白色旗袍如雪,胸前梅花刺绣鲜艳欲滴;更凸显了玲珑娇躯.即腰乌发如云,面如桃花,双眼含笑.茶香与人美交相辉映,如梦似幻,宛如仙境.
一日傍晚,我闲来无事,拿了本书来看.甘老板打来电话,说是在茶亭定了座位,约我去听评弹.我如约前往.那天甘老板穿了短裙黄衫,坐在傍水的亭子里.月色皎洁,湖面如镜,琵琶声琮琤入耳.良辰美景,可她眉间却有忧色.她替我叫了柠檬茶,让我坐在她身边,我似乎又闻到了茶香.那天她话很少,中途出去接了电话,回来后眼角有泪痕.我,问她出了什么事.她勉强一笑,说是家里的事情,会妥善处理的.我真愿自己长些本事,为她分担了苦恼.世间的事又如何能说得清楚呢?有些事情只能是自己默默承担,他人的努力未能有丝毫的帮助.我也就默默地坐着听评弹。
我的工作颇不稳定,一年后又要离开夏门。临行前我去与甘老板告别。她送了我两包祁门红茶,说是市面没得卖。到福卅后租了房子,夜晚灯下读书,打开两包中的一包,取少许泡一杯茶为伴。茶有异香,且能安神,若有通灵之效。两包告罄,遍访不得,茶亦如人,维有缘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