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柠红茶
青柠红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75
  • 关注人气:22,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2014-10-02 22:23:23)
标签:

女人

如花

月色

文化

分类: 红茶情感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这些天翻阅唐宋列位大家描述秋天的诗词,读着读着,不禁悲从中来,越读越是感到天地晦暗,人生没有意义。即便是读辛弃疾和苏轼这样一些豪迈词人的秋词,也没有读出生命的亮色。比如: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辛弃疾《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面对秋天,豪放派大家们的感受都如此悲凉,杜甫、王维、李煜、柳永、易安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怎一个凄凄惨惨戚戚了得。
  从世界史上来看,唐宋算是很强盛的了。但唐宋的强盛,好像与众多大文豪无关,因为他们的命运大多如秋风扫落叶,不是被贬职,就是被放逐,一生都春风得意的,没有几个,更多的文人如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徒有一世铁血征战之梦。因此,面对潇潇落木,迎着猎猎秋风,他们自然悲从中来,并将一腔的悲秋化作一行行啼血的诗句,直指苍穹。
  在抛开世间的诸多不平和人生的诸多不幸之后,我们来看秋天,其实,秋天是很美丽的。
  它的美首先是一种通透。这种通透主要体现在秋高气爽。秋天到来地时候,往辽阔的大地上一站,面对浩荡山河,仰望万里蓝天,我想,即便你不太喜欢秋天,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种秋高气爽的通透感觉。秋高气爽而又目穷千里的感觉,不仅使人在瞬间获得无穷的爽朗与舒坦,还能获得无尽的豪迈与伟大。因此,通透的秋天之美,可以让生命的内核变得灿烂,变得明亮。
  其次是它的饱满。秋天是饱满的,这从那些沉甸甸的谷穗、玉米、高粱上,就能大致知道。其实,秋粮上的饱满,还只是物质上的,还没有升华到精神的层面。要在精神的层面获得秋天的饱满,必须登临绝顶,放眼千山万水,这时候就会发现,在春夏或冬天都难以看清楚的山河大地,此刻全都层次分明地一一展现在眼前: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天地圆润、万物爽朗,全都饱满得没有缺陷。在这样的饱满里,纵然是失意百年、落魄一世,也会陡然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慨的。
  再就是它的宁静。在一年四季里,最宁静的,当然只是秋天。春天的不宁静,是由于有无数的花花草草在争春中喧闹与折腾,而这种喧闹与折腾,又显得过分张扬,过分功利。夏天呢,就更不用说了,那些雷电、暴雨、洪流、狂风,几乎把夏天闹腾得难以喘息了,哪里还有宁静可言?相比之下,秋天就是宁静的了,它的宁静,是真宁静,是大宁静,没有半点胡夸,更没有一丝儿伪饰。这样的宁静,是让人聆听谷粒落地的声音,是让人感知苹果坠落的响动。那是一种幸福的响动,是一种甜蜜的响动。为了这种响动,秋天退去了所有嘈杂的音声,甚至停止了云彩的流动,它让这种宁静来为我们放大一切成熟之果的坠落之声。在这样的宁静里,大地变得坦然,天空变得高远,就连那些南飞的大雁,其扇动着的翅膀,全都是那么舒缓与从容,悠然地滑过长空,给大地投下两行宁静的身影。
  还有就是它的内敛。我总觉得,秋风扫落叶是与秋天的内敛品质有关。应该说,秋风扫去的,是浮华,是虚饰,是累赘。扫去残枝败叶后,我相信秋天也知道光秃秃的树枝不美,但它宁肯赤裸裸地展示这种“不美”,也不要满树丫的浮华与虚饰。也许,秋天也知道浮华与虚饰只能风骚一季,惟有那些铜枝铁杆,才能傲然千年,才是栋梁之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秋风要无情地横扫落叶,让那些栋梁之木坦坦荡荡地接受秋阳的抚慰与检阅。
  在我看来,秋天还有一种美就是仁爱。因为,古今的文人和非文人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向它发牢骚、吐愁绪、述衷肠,好也罢,歹也罢,任凭吐露,它都一一接纳,它毫无怨言,毫无嗔色,一如既往地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我以为,这样的仁爱,是老者的风度,是智者的风度,否则,在面对那么多指责、辱骂、冷眼乃至唾弃时,它不会如此包容,如此宽厚。是的,秋天是一个睿智的老者,它用仁爱带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能见度,它用宽容给我们营造了最澄澈的清明度。面对这样一个老者,我们除了感受它的美,更重要的是享有了一种平和,一种大度,一种沉潜,一种浩然。
  是的,在剔除掉世间的诸多不平和人生的诸多不幸之后,我们再来客观地看秋天,秋天真的是很美,而它的美,是可以消解不平与不幸所滋生出的诸多怨气与愁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 花 秋 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