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震, 科学家失去了尊严

标签:
本质国家张着嘴唐山大地震声响 |
分类: 红茶杂谈 |
每一次大地震都会让人群撕心裂肺,亲人阴阳两隔。痛苦、无奈的同时,人们也会想:为何日本的9级地震才死了1万多人,我国的汶川8级地震却死了近7万人,此次雅安的7级地震也死了近200人;为何庞大的地震管理和科技工作者们事先都没有丁点的预报与提醒。面对第一个问题,老百姓说这是天命。汶川大地震后,全国集中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将灾区建设得似花园或公园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那些与汶川震前一样建筑的地震断裂带地区的建筑危机。其实,中国与日本的抗震差别只是政府集合力量的投放点不同:中国是马后炮的安抚政策,日本是急先锋的预防政策。面对第二个问题,地震工作者说全世界都不能对地震提前准确预测。
由于持这种观点,就如同每年的3.15晚会曝光后才见工商局的人去核查坑人窝点是否存在一样,每次地震后我国地震工作者要做的事就是确认发生了几级地震,然后再修改此前的确认。我们不是地震科技工作者,但有一点我们会疑问现代地震科学家的努力:如同我们一样,汉代科学家张衡对地震也有不少亲身体验。经过长年研究,他于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又地动仪)。仪器由精铜铸成,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
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张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公元134年12月13日的某时,地动仪内开始有小的微动,随后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但当时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的京师洛阳方向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可没过几天,距洛阳有一千多里的甘肃省天水地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
于是人们对张衡的高超技术真正信服。可见,在2000年前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张衡不仅靠经受地震的经历和自身的智慧发明了地震仪,还因强烈的使命与责任经受住了社会压力的考验。近2000年来,我们预测地震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不断发生的地震也给科学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试验“材料”,按理说,我国的地震科学研究水平应有实质性的提高才是吧。可为何2000来我们不仅没有捍卫汉代科学家张衡时代的世界地位,还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国家科学家的研究水平,甚至还不断闹出一些让世界蔑视的笑话(如5.12汶川大地震第二天我国地震局公布为7.8级,之后修改为8级;此次芦山地震到底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还是新的,连地震局内也各说东西,呢?
诚然,准确预测地震会很艰难。但问题是,没有完全准确的预测,有个大概的预测总还是有可能的吧。可为何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众多地震来临时,我们伟大的地震科学家却连一个大队队长、一群青蛙、一只熊猫的反应都不如呢?过后您用“全世界都不能准确预测”来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如果您的家人也被埋在地下呼唤您的时候,您还是今天这个态度吗?反之,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有2000年前张衡那种人类使命感,能够像古代张衡、现代陈景运这些“疯子”潜心研究,我们深信,我们的科学家总会在地震前带来“第六感应”的说法。
地震逝去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怎么死去的,这是人类的悲哀。
这悲哀是人类的,更是以探索、先知事物本质为使命的科学家的。
如今,面对地震,我们科学家失去了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