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茶话

标签:
过客麻烦知音每个福份 |
分类: 红茶杂谈 |
家里一直没个茶海,喝茶时茶几上搞得茶水淋漓,需要不停地用纸巾擦拭,很麻烦。但再想到清理茶海也麻烦,而彼麻烦甚于此麻烦,也就窃喜。我平素一般喝绿茶,开水凉到80度左右,热热地冲泡了,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翻翻转转。稍稍泡一会儿,把一道二道茶汤集到一起,平均分成两杯,我跟老刘并坐而饮。一道茶只那么一点点,单独给谁另一方都不落忍,只好如此。茶味甘冽,人生如茶。
日子一天天悠然过,读书,上班,看电视,练琴,上网写博……也会生气,也有烦燥和焦虑,可是,都如局外人一般平稳地过了。热闹的时候也有,见到一件收藏品被人捧出来,我们俩竞猜到底是真是假。有时候我赢,有时候老虎赢,赢了输了都是相视一笑。一壶水下肚,额角沁出细细的汗来,那时候仍不过瘾,需要接着再烧水,再泡。直到喝得跑过几次厕所,感觉内外通透,人才会浑身轻松舒爽。
却忽然有一天,我好象不能喝浓茶了。那个周连续去了几次茶馆,每晚上换两壶浓浓的普洱茶或者大红袍,然后夜里就久久不能入眠。辗转反侧半天才明白,哦,原来是喝茶闹的。再后来,一杯浓茶下肚,夜半时分也会醒上那么一会儿。
这是从没有过的事儿,我的神经也如此脆弱了么?好玩。
于是昨天喝茶时,第一壶喝乏后我就提议改喝玫瑰花。一些粉色的花骨朵,挨挨挤挤地在水里翻腾着,味道也随着热水溢出来,香香甜甜。可是入了口才发现,看起来优雅美丽的,未必适合自己。我还是喜欢茶的味道:默契,幽远,象一个老友。
古人说喝茶一人得其神,二人得其趣,三人得其味,可见喝茶是适合三两知己的。我不太喜欢独品,更爱对饮。老刘算是我志同道合能高山流水也能下里巴人的知己了。轻声漫论点人生之道,社会现状,发几声感慨,相互调侃调侃,然后会心一笑……茶水滋润着喉,话语滋润着心,总是会有一种叫幸福的滋味在空中浮动着,弥漫着。这样的一刻与一生有什么区别?
喝着喝着,茶叶由绿泛黄,口味由甘转涩,就是该换茶的时候了。我是个蠢人,红楼梦中妙玉说过,一杯是品,两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驴饮,用这标准衡量,我是理所当然该归属到驴饮那一类中的。做个俗人没什么不好,俗与非俗,就那么回事,妙玉有些太矫情了。一个出家人,一杯两杯三杯分得那么清楚,就有点过份。刘姥姥与宝黛二人,有区别么?这种人出家,鬼是会找上门去的。何况,她还把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给扔掉了,那杯子,可是个文物呐!
每个文物都是历史的积淀。刘姥姥之前,谁用它喝过水?谁把玩过它?这个没人能考据清楚吧?所以,再高洁的女子,象妙玉那样,心存分别了,也是与刘姥姥一般污浊不堪的。
说实话,清之与浊,本也无二。
喝茶都想喝好茶,但遇上哪种茶,也是一种缘。有的茶是入口甘滑,慢慢的味道越来越淡。有的呢,入口时有点点苦,咽下去反省一会儿,齿颊处才泛起阵阵香甜来,并且越回味越香。还有的,泡过三道后就开始苦涩,开头是两颊深处一点点涩,慢慢泛得满口都是。有的是第二道即涩。大抵明前茶耐泡一些,秋天的茶叶,就象乏力的中年人在足球场上奔跑,拼上一两圈就蔫了,容色憔悴得不成样子。但是,人要惜福哦,不能太挑剔,不然太糟蹋了眼前这点福份。
合适的时候,与合适的茶相聚,算是人生一幸。夕阳西下,你坐在阳台上掂起它,它或许是透明的小玻璃盏,汤色浅黄,水纹浮荡。你轻啜一口,在嘴里含了,两颊处洇开,丝丝缕缕的契合着你的味蕾,让你恍然道:哦,是它,就是它,寻寻觅觅这么多年,它就是你一直期盼的。然后,一口口慢咽下去,终于到了分别的那一刻,也不得不到分别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