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编干部官场混混,妻子顶班“更称职”

(2013-04-14 17:31:17)
标签:

领导干部

官员

能力

危机感

大发

分类: 红茶杂谈

在编干部官场混混,妻子顶班“更称职”在编干部官场混混,妻子顶班“更称职”
              在编干部官场混混,妻子顶班更称职

 

子洲县何家集镇一在编干部长期脱岗,为保住“饭碗”,竟让妻子顶班四年半。令人吃惊的是,多名知情的镇干部认为,涉事者的妻子认真能干,比丈夫强多了。目前子洲县纪委已查清事件详情,即将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报料称,镇政府出现的“怪事”,是一名叫加建平的镇政府工作人员,本人去外地做生意,就让妻子徐某于2009年开始顶替其上班,一个月大约4000元的工资也就由徐某代领,徐某目前是该镇王家沟村的驻村干部。(人民网4月12日)

其实更让人匪夷所思的倒不是官员妻子顶班混了四年多工资,或反映出的顶班妻子工作更出色、更称职什么的,而是这起“怪事”,竟然一开始就是当地镇政府专门开会决定的;记者调查发现,子洲县何家集镇党委书记白宇说:“顶班的事发生在2008年9月,是前任党委书记苗茂春开党委会确定的,2008年底苗调任县司法局局长。”他解释,这是前任书记开会拍板定下来的事,现任班子不好处理。镇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当时的会议记录,确定徐某顶班的会议时间是2008年9月3日,开会地点在“苗书记办公室”,参加人是全体领导,最后关于“短缺人员的处理意见”是同意由加建平之妻徐某顶替工作。

也就是说所谓的干部妻子顶班,并非这名干部自己始作俑者,该名干部当初只是“失踪”了,何以失踪?子洲县纪委书记王毓介绍,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事实基本查清。加建平本人在其妻子顶班几个月前就不上班了。据走访了解,加建平参与赌博,欠下巨额赌债,长时间没有上班,人也联系不上,时任镇书记随后他和加建平的家人联系,发现其家境一般,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其父亲当时也没办法联系到儿子,就想让当民办教师的儿媳顶替儿子上班,并承诺儿媳会做得更好。欠下赌博巨额债务的镇干部“家境一般”,书记便大发慈悲,并召开镇干部会议同意其妻子顶替上班。

 

似乎书记同志实在善良,如春风般的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但谁都看得出,镇书记不过是视党纪国法如儿戏,视公务员法如玩物,把自己实实在在的当成了一个乡镇上的土皇帝,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滥权枉法的私家大爷,可谓权倾一时。耐人寻味的是,如今已经调任县司法局长的镇党委书记大人,说起自己当时的滥权决定,竟然振振有词,称“对徐某进行了考察走访,与其他镇领导慎重商量,大家都表示同意,就开了党委会定了下来”。试问到底是党委会决定,还是一言堂的书记决定?如今东窗事发,责任于是又被推到了“大家都表示同意”,于是乎,自然就都没有责任了,皆大欢喜。

 

最多也就是当地政府表示“纪委一定会严肃处理”,不知道要如何“严肃”一番,反正我们也见得多了“严肃”的纪委,何况如此随心所欲滥权枉法的镇书记,摇身一变还成了县里的司法局长,天知道这县里还有什么“法”,家法吧?谁都知道如今全社会的精英们都在趋之若鹜的赶考公务员,都想削尖了脑壳钻进革命的队伍去为人民服务,没有想到这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还可以由妻子替夫顶班拿工资的,原来只知道花木兰替父从军,那是去玩命的,现如今衙门里,妻子替夫当官,当得栩栩如生,当得不亦乐乎,甚至一些镇干部对于顶班的徐某称赞有加,认为其“工作能力强,有本事,比加建平优秀得多。

 

领导也经常点名表扬,其能力不逊于在编干部”。领导经常点名表扬?不知道是表扬那位失踪的官员呢、还是他顶班的老婆同志?反正在老百姓看来,这官场实在是乱了套,烂到了根子,基本的组织原则都成了摆设,成了基层领导们任意玩弄拿捏的废纸,如此严肃而复杂的干部任用程序、组织原则,原来是可以如此的不严肃,现在当地政府再跑出来牛逼兮兮的发誓“要严肃处理”,恐怕只有鬼才会相信他们嘴里的“严肃”二字了。不过话说回来,官场腐败的形态多种多样,老婆顶班能顶到比“在编干部”更称职,这结论我相信是真的,虽然实在扯蛋,但充分证明了那些所谓的在编干部原来都是官场混混。

 

铁饭碗嘛,顶班的妻子或许更有危机感。镇书记同志慧眼识珠,应该表扬才对,可不能“严肃处理”了。有人说这几乎象一出现代版本的“官场现形记”,表面上看是黑色幽默一般的官员妻子顶班“更称职”的故事,背后其实彰显的是某些领导干部胡作非为的渎职滥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