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酸的“广东咸水妹”塑料凳子便是标志
春节,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河源市埔前镇。有些人,打算好好利用黄金周出国度个假,好好享受一下阳光;有些人,早早预订好车票,回家过年的愿望已经越来越强烈;有些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春节加班能多挣一些加班费而努力……
每个人对春节的定义都不一样,小朋友觉得自己长大了,长辈们觉得自己年老了,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觉得自己该休息了,旅途中的人感慨春天来得太迟……然而,节日很快就过去了,生活很快回到平常当中,那些对节日的盼望又换成了回忆。转瞬之间,春天又悄悄来了,在北方还是漫天飞雪的时候,南方迎来了油菜花开。广东粤东地区,那儿的春节一如既往,不热闹,但也有气氛。这是一个在广东算得上贫困的城市,但是也有很多外省的人来这里打工。他们未必能回去过年,他们有很多人已经把这里当作了故乡。居住的那些老房子里,由于要拆除建造公园和马路,很多老房子都面临被拆的命运。就在大多数人都搬走到其他地方建新房的同时,老房子依然居住着很多人,她们大多数是女人。
她们来自其他省份,在这条就要被拆的街道上,靠自己的能力谋生。没有偷没有骗没有抢,她们确实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只是,这些场景往往让人心酸,在大家都放鞭炮过年的时候,她们搬着凳子坐在门口,期待新年第一天也有生意。当屋外的菜地上油菜花开了春天来了的时候,她们追赶着不知道生父是谁的孩子们喂饭……这里,已经被大多数人称为“风花雪月”之地,被称为“花街”。但是,苦楚也许只有她们知道,她们的春天在哪里?说着外地口音的孩子们,他们的春节没有新衣服没有新玩具。他们从外地过来,跟着父母来到异乡的小镇,不打算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二,河源市某镇,正在开门做生意的女人。她们大多数衣着鲜艳,看起来年纪都不小了,长得并不好看,脸上擦着廉价的胭脂。
一张塑料凳子,一对伸出来的翘着二郎腿的脚。便是这条街上的标志,几乎每隔几间房子,就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生意真的不好,大过年的,谁家男人出来呢?生意的对象,都是附近的一些农民或者在这附近打工的农民工。房子很简陋,即将要拆或者已经烂尾的房子,里面摆了一张床。让人看了心酸的凳子,已经成了“妓女街”的标志。她们的日子,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度过的。过年的时候生意惨淡,没钱回家的女人,其实已经把这里当家了。没生意的时候,嗑瓜子,或者缝缝补补,生活也就是这样。只是,苦了那些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孩子。
据说很多在这里做生意的女人,都生了孩子,她们靠自己养育孩子。也有的,是替别人生了孩子,男人偶尔会来看她们,但是她们仍然在做着生意。可怜的不是女人们,而是孩子们。春天其实悄悄来临了,南方春来早。江边的木棉花已经长出了花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