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临时抱佛脚荒唐至此

标签:
只有夏楚辉办公楼态度不负责任杂谈 |
分类: 红茶杂谈 |
一条“借孤儿应付上级检查”的微博,让人们把目光从兰考“袁厉害事件”转向广东省揭阳市。
1月10日,广东揭阳榕城区民政局被曝从寺院借孤儿应付上级检查。媒体调查称,当地福利院1995年已建成主体大楼却被挪作他用沦为“空壳”,导致当地115个孤儿一直散落在寺庙和居民家里。当地福利院大楼被用作殡葬服务队、婚姻登记处等办公用房,甚至被用作职工宿舍。(新华网1月13日)
而事情的原委按“夏楚辉”在微博上曝料,“揭阳市榕城区民政局为应付广东省民政厅明天的检查,前往紫峰寺借孤儿,遭到师父的拒绝”,同时配上了图片和视频。在“夏楚辉”提供的视频里,一名男子对收养了50多名孤儿的紫峰寺师父释耀概说,榕城向上级汇报当地设有福利院,但实际上没有。因为上级要来检查,需要借十来个孤儿过去给领导看一下。
相信所有人的都会强烈的感受到一种荒唐,作为代表政府照顾孤儿的福利院,本来是彰显政府民生责任的体现,然而并不贫穷的广东省,却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简直是巨大的讽刺。而当地民政部门却口口声声的声称是因为缺钱,很奇怪的事,缺多少呢?他们自己说100多万元,而记者调查该区年财政支出近九亿元,却差了这体现政府责任的区区一百多万元,岂不是可笑?推卸民生责任的时候,可以大言不惭的推脱说缺钱,但相信他们平时山吃海喝、三公消费的时候从来不会缺钱,与其说缺钱,不如说缺心眼、缺爱心。
荒唐的背后,当然是凸显当地民政部门的缺位,更是凸显当地政府多年来长期无视最需要得到政府照顾的孤儿们的生存状态。更让人寒心的是,当地在17年前,已经打着照顾孤儿的幌子,向上级申报了建立福利院的资金申请报告,并拿到了这笔费用,福利院是建起来了,但17年来,却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壳”福利院,不仅将孤儿送往并不具备合法资格的寺庙,甚至还将福利院变成了办公楼和职工宿舍,这最起码反映出了当地民政部门对待孤儿生存状态的心态,那就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是到了需要应付上级检查时,才突然觉得挂在政府名下的所谓福利院空空如也,一个孤儿也没有,整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
福利院“空壳”17年,可以想象,要不是兰考县一场大火让七名孤儿命丧黄泉并引发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国排查,他们其实早已经不记得这个还有个孤儿群体需要政府关照。知道上级要来检查福利院了,福利院里却这没有孤儿,可还得想办法忽悠上级呵,于是这个时候才想到了去寺庙“借孤儿”,可谓典型的临时抱佛脚了,民政部门此时此刻已经丑态百出。
还好60多岁的老和尚拒绝了这一荒唐的要求,没有将可怜的孤儿当成官员演戏的道具。老和尚的拒绝当然是有道理的,他甚至平时也拒绝民政局逢年过节的“献爱心”、“送温暖”,报导说,十多年来,释耀概不仅不接受有关部门的“送温暖”,也从未出去募捐。他说:“这些孩子生活花费不多,我需要的不是钱也不是偶尔来帮忙,需要的是给这些孩子固定的、持续的照顾。”。其实老和尚的这种态度,包括拒绝将孤儿借给福利院当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恰恰是对民政部门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更是辛辣的讽刺。
说实在的,从兰考大火烧死7名孤儿的惨剧发生以来,不仅震惊了国人,也由此暴露了各地民政部门普遍的缺位甚至失职,从河南兰考到广东揭阳,我们看到,虽然需要政府花钱照顾的孤儿并非成千上万,也并不需要花费大把的钱财,但似乎坐在豪华办公楼里的领导们,动辄“哭穷”,真穷吗?何况每年各种社会捐赠、福利彩票等等,这些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呢?真的穷到需要将可怜的孤儿送到寺庙中喝稀饭吗?真的能忍心那些孤儿甚至成为没有户口的黑户吗?人们不禁止要问,一座寺庙无奈收养了这么多弃儿,主管部门在做什么?
当兰考的一场大火夺走7名孤儿后,全国各地都开始行动,排查儿童福利院建设和孤儿收养情况;老和尚释耀概说,过去17年得到的关注,都没有这两天多。“出了事,有了任务,就急急忙忙来应付,所谓
临时抱佛脚 ,不外如是”。荒唐至此,无可奈何的老和尚恐怕也只有这无尽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