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

(2012-11-04 10:10:44)
标签:

贵阳

假离婚

贵州都市报

家庭婚姻

确权

杂谈

分类: 红茶杂谈

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
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
               扎堆假离婚背后的真问题

 

近日贵阳云岩区数百村民扎堆来到婚姻登记处,就为办理离婚手续。在这里,排不上队的大吵大闹,内心不想离的忧心忡忡,拿到离婚证的内心亢奋。排队的人中,下有刚结婚两三个月的青年夫妇,上有坐在轮椅上的八九十岁老人。《贵州都市报》消息说,这些扎堆急切离婚的村民是为了通过离婚,一户变多户,增加农房确权面积。(贵州都市报11月1日)

最近这离婚的新闻似乎格外的火,地产大亨王石吃嫩草几乎成了所有娱乐版面的头条,连同另一位大佬潘石屹之婚外情绯闻,似乎房地产老板们在不景气的都开始转身娱乐业发展了。其实参与这一轮离婚表演的又岂止上九流之房地产大亨们,贵阳成群结队的村民也不甘寂寞粉墨登场,再次上演一出争先恐后的离婚闹剧,在当地,离婚一时成了“下有刚结婚两三个月的青年夫妇,上有坐在轮椅上的八九十岁老人”的逐利游戏,蔚为壮观。

在一个家庭婚姻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里,成群结队的集体离婚当然只可能事出有因,也就是说是假的,假离婚,尽管当地诸多老人相当的担忧其中会可能歪打正着的让子女演绎成真离婚的悲剧,但从新闻描述的场景来看,绝大多数拿到离婚证明的村民们都喜笑颜开,有如中奖。因为一但拿到离婚证,意味着每个人名下可以拥有的房产面积为240平方米;而据报导按照此前该区大规模宣传的农房确权政策规定,每户确权房屋不超过240平方米。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房屋产权面积,理所当然的让村民们想到了通过一家变两户的“假离婚”来达到目的的方式,68岁的村民刘先生说,他和老伴感情很好,但为了给儿女们留下更多的有正规手续的房子,他们决定前来离婚,如果他和老伴离婚了,家里能确权的房屋面积就是480平方米。

不能说村民贪婪而将婚姻当成了儿戏,虽然这个社会物欲横流,但正如古人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政府的利益分配政策明摆着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在假离婚与真利益的选择前面,显然假离婚是可以恢复的,而真利益却是永远的,村民选择更实在、也更现实的既得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 只能说是当地政府的政策漏洞造成了如此搞笑的扎堆离婚场景。很多人都会问,难道当时设定这些政策的时候,就不能多思考一下,或者至少在享受这些政策的条文上多设定一些时间的限制,确保该得与不该得的利益能在政策条文上获得体现;也不至于会让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坐着轮椅去争着离婚。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事实上类似现象其实早就存在,并非个案,贵阳这个现象只不过插曲而已;有的地方居民为了钻政策的空子多分房子,上演出一幕活剧,从假离婚,到再婚,再到复婚,荒诞事让人目不暇接,比如2004年7月,为拆迁多分房,上海浦东十余对夫妻上演了一场“集体离婚”。原本一户人家只能有60平方米的宅基地造私房,如果夫妻两人离婚,就能多分40平方米;2006年5月,重庆市郊人和镇1000多对夫妻,包括村长90岁的老母在内,为了多分一间房子“分道扬镳”;2007年5月,四川省宜宾县革坪村上至60岁的老夫老妻,下至20岁出头的年轻夫妇,为了在征地拆迁安置中获得更多的奖励和补偿,共有86对夫妻在短短3个月内“劳燕分飞”,还有很多类似案例,其实早就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以研究改进,以尽可能的减少政策层面的漏洞,造成这种男女老少集体离婚的闹剧,而且使国家集体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遗憾的是这种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仍然年复一年的在各地上演,让人啼笑皆非。


有趣的是大多数离婚的理由都言之凿凿的填写是“感情破裂”,在经济利益面前,人们一向不愿意直面的这些家庭悲剧竟然成了趋之若鹜的选择。有媒体评论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其实不是老百姓太“聪明”太“爱钱”,而是有些规定漏洞太低级。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恐怕管理者有必要去补一补现代管理学的课了。确实如此,谁都明白,这些喜庆的“集体离婚”背后,正凸显出某些地方公共政策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们管理水平的低下或思维方式的落后。

所以出现村民为了额外利益而笑逐颜开的“假离婚”之荒诞剧之所以会连续上演,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地政府公共政策的漏洞百出,甚至在出现这种现象后继续听之任之,彰显出的是故意不作为,也怪不得那些村民。俗话说无利不早起,谁愿意随随便便就跑到办事处去办理离婚手续呢?如此为“利益”而“大面积”的假离婚现象,一是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制度产生了冲击,把人们导向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紊乱,助长了“不诚信”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二是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影响了政府形象,让老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政策的科学性产生疑问;三是影响社会稳定,从假离婚,到再婚,再到复婚,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假戏成真,将逐利闹剧最终演变成假戏真做,由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喜剧变成了悲剧呢。

婚姻本是一个神圣的事情,是夫妻间庄严的承诺,其中包含了多少最基本、最值得人们终身珍视的以忠诚、诚信为基础的爱情,是维系家庭、也是维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如果因为一些政府政策上的漏洞而可以让国民随意的将婚姻视作儿戏来践踏,那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传统价值观的东方社会情何以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