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速让“宅”门也堵得慌

标签:
科技大悟三网融合华数速率杂谈 |
分类: 红茶杂谈 |
最近一期央视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以不可辨驳的专家解释,告诉我们网路运营商的逐利行为,导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网速被偷走。宽带堵得慌,却没有人重视和有效的治理。笔者作为宅男,深受网速不稳和网速堵的苦楚,我向网通购买的4兆固网宽带,慢的出奇,下载速率只有20K左右,而且经常掉线,出现问题却发现网通营业点不能解决,而需要拨打神秘电话才能才有人接待,颇感怀疑。看过央视报道,焕然大悟,原来我购买的可能不是独享宽带,而是被联通承包给人了,不然为什么到其公开的营业厅去却不能办理正常的业务?
《新京报》也文字报道指出,因为宽带提供者提供的不是独享,导致大量的宽带用户,拥挤在有限的宽带资源上,必然会出现上网高峰期,网络拥挤、网速急速下降的情况。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清晨,我却发现我的快带下载速度大幅提升,竟然显示可以达到300K每秒的速率,再一次表明,我的联通宽带不是独享,而是共享。这个假期高速因为免费出现了大面积的拥堵,但是很快发现问题,是管理方面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免费惹的祸。事实表明第一天的大拥堵,笔者第二天就写文分析可能是高速管理方面有意的倒逼免费,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改进措施,高速拥堵消失,假期结束的时候并未见预见的拥堵,说明主动管理和听之任之绝对不一样,就是最好的注解。
但是我们购买的固网宽带,拥堵的十分厉害,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相关服务和关注,应为其技术特征,用户被蒙蔽大把的网费被网络运营商收取,这种宽带拥堵长年累月,信息高速公路的拥堵,比高速公路拥堵危害更烈,毕竟高速公路你出钱还能买来畅通,而网络高速公路却是一种欺骗,收取了你的费用,却不能享受应有的服务,宽带又贵又慢,这不止是花冤枉钱的问题,还影响到许多方面。简单举一例,近年来网络点播、在线视频越来越流行,但受制于宽带速率,画面不清晰、观看不流畅等问题突出,已经阻碍了相关产业发展。具体讲,这涉及的是三网融合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网速上不去,搞三网融合只能是痴人说梦。根据国家总体部署,明年将是三网融合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从后年开始,三网融合将全面推广应用,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而从目前国内上网速率看,如不加快产业基础建设,到时“假宽带”很可能就会变成“假融合”。 说到三网融合,现实情形让人哭笑不得。前段时间给新家装宽带,想着以前装华数的不给力,就找了电信。电信刚开始说,小区这边已经实现光纤入户,不由暗自高兴。这种钱我还比较舍得花的。不料交钱后,对方却说搞错了,实现光纤入户的是这个小区的新建几幢楼,我家不在其中。既然如此,那也就罢了,于是选择了一个电信套餐,包括宽带、IPTV、手机、电话,全绑定在一块儿。
可后来我才知道,电信IPTV只能装一台电视机,要装有线电视,还得回头去找华数。结果,家里就成了电信、华数一起装这么个格局。但这还不算最折腾。装完电信、华数,要想看网络视频(即实现互联网应用),还得再装一台电脑设备。本来嘛,如果三网合一的话,这些麻烦都可以省下了。此外,目前市面上卖的网络播放器,算是三网融合的应用产品。可实际上,同样受制于宽带速率,这种新产品更多只是在玩概念。这不,前两天刚买了一台内置wifi的网络播放器,结果呢,数字电视、网络点播都卡得要死,只能当硬盘播放器用。
真宽带假宽带且不论,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基础服务水平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让用户深受其苦,也拖了相关产业的后腿。不过,服务水平低并不意味着技术水平落后。实际上,提高宽带速率、推广光纤入户等在技术上都不成问题。问题在于,由于涉及切身利益,无论是提高宽带速率,还是推动三网融合,都难免遭遇来自市场利益主体的阻力。为什么国内几年来宽带速率不曾有明显改善?这不是技术上实现不了,而是钱太容易赚了。2M宽带一年上千元,运营商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说到底,提高宽带速率问题既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资金投入,更不是要把这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问题就在于如何打破市场垄断,让更多市场主体进入这一竞争领域。难道管理部门不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