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圈住的不仅仅是尊严

标签:
新建县西山万寿宫乞丐庙会七十二福地杂谈 |
分类: 红茶杂谈 |
15日,江西南昌新建县西山镇举办庙会,在庙会门口建了铁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并有工作人员送水送饭。18日,新建县宣称这是对乞讨人员采取紧急临时性救助保护措施,是政府人员动员乞讨人员,他们自愿进入围栏,而且救助点为开放式的,可以自由进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避免出现踩踏事故。目前该县民政局已发放路费,将乞讨人员遣散。有报道称庙会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外来香客被一些不法行乞者欺骗,在庙会门口建了铁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送水送饭。不少香客表示能够理解这种做法,并换置了大量的零钱给这些行乞者的每个碗里都放置了零钱。但也有不少香客驻足观望,表示这种做法有失妥当。其实南昌新建县的西山万寿宫一直都是香火旺盛的道家圣地。西山万寿宫,又名玉隆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为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著名道教宫观和游览胜地。被誉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福地。
每年都是香火旺盛,而此地来来往往的虔诚香客多,而在此地许多乞讨人员群聚于此。有时候为了争地盘之类的,还发生过斗殴。而每年这个时候庙会就更多人,乞讨者在园区外若无管理的话,确实有碍瞻观。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是人,也是有尊严的中国人。而被围栏圈住,则是一种严重侵害他们尊严的做法。笼中鸟声音再美,食物再鲜美却再也不能飞翔了。他们如同圈养的农家小猪那般可怜,外面的一只碗,犹如食槽。路人,香客,看着他们也许满怀同情,也许满怀无奈,亦或是笑意盎然。那叮当的一响,香客的好心意,乞者的兴奋亦或是悲哀。乞讨者有其谋生的权利,有其自己的方式去生存,只要合理合法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他们其中有些人真的是走投无路,才投身于街头,露宿于桥洞、窝棚之下,有遮阳避雨之地那是最好,有容身之所这是更佳。
将他们围住,虽说是有效管理,但是方式却有待商榷。首先,我们都要尊重人权。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每一个乞讨者的权利。不能以一种粗暴的行为将他们类似圈养的方式禁锢起来。这其实不仅仅是限制了身体的自由,更多的是禁锢了他们的思想,矮化他们的人格与尊严。
古来不受嗟来之食者浩如牛毛,如今肉食者鄙。许多时候,往往浮于形式,流于表面。所谓的管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刚刚发布的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我国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从上世纪80年代初基尼系数为0.275,到2010年得0.438,越过0.4警戒线。大众逐渐沦为穷人。变穷的我们,丢失的不仅是财富,同财富一起流失的还有更重要的公平、良知、社会正义等精神价值。同样的,我们的政府也流失了一些必备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过度物化,只重视短期收益,往往忽略了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往往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对待这个社会的最底层,而对待他们的态度恰恰反映了这座城市的良心,深深的昭示这个政府的能力。
被圈住的百余名乞讨者大多是职业乞丐,每年庙会都会从各处赶过来,他们中很多人都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还有人在路上躺卧,将他们围在铁栅栏里,是担心出现踩踏事故。之前劝离和驱赶过很多次,但他们不愿离开,工作人员说,用铁栅栏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此外,庙会方还安排专人给乞讨者送水送食,行乞者也并没有被限制自由,“比如大小便都可以申请出去,但行乞必须在铁栏内进行”。置身庙会现场,成群的乞丐围着你讨要,甚至有小孩子(受大人唆使)抱着你的腿,不给钱就不让走,现在的乞丐已经成为职业乞丐,而不是为了生存、生活。那些人都是职业乞丐,最讨厌,乞丐有多烦,跟你后面,不给钱就骂,甚至打人,摆小摊的还要规范管理呢,对于乞丐进行管理怎么就不行了。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乞丐街头渴求施舍,的确是现代城市一道扎眼的风景。如何实施救助和管理,需要好好研究。在车流如潮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交替的间隙,有衣衫褴褛的乞丐穿行轿车之间,叩击车窗以期讨得施舍。遇到车辆突然启动,乞丐惊慌失措,不知该进该退,交通事故极容易发生。如此场景,让人揪心。
我们可以选择不去享受某种权利,但是我们呢一定要履行义务。对社会个体而言,这句话是对的。反过来,也并不能因为我们不去享受这权利,这权利就不存在。政府也应真正履行其义务。治下之民若无饱暖,每一个人得不到尊重,活着没尊严,这个国度就永远得不到内生的力量。外在驱动力再强,物质的极度繁盛的背后将会是理想的崩塌,价值观的陨落。也只会是一个脑瘫的傻大个,可能会富,但永不会强。愿乞者有尊严的活着,不只是为生存,还应该是为了生活。围栏圈住的不仅仅是尊严。我们的某些执法或管理部门,往往擅长给自己的不当行为辩解。殊不知,懒政惰政经过粉饰,只能让吊诡之举更加显得荒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