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前门23号
前门23号是一个代表所谓“上流社会”的地方。 这里曾是旧中国的美国公使馆。清末,1903年,前门23号是美国驻中国公使馆;ZEN蝶1903因此而得名。1903年,由建筑师Sid H.
Nealy代表美国政府组织兴建,5座低层建筑围着中央一块3000平方米的草坪。小建筑群展示了新古典主义西方建筑设计风格,与天安门遥相呼应,成为东交民巷一带地标性建筑,也是从清朝到现在惟一一处保留完整的外国使馆区建筑群。
1951年到1953年,一些残存的公使馆被政府官员用做住宅。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及副部长也曾将其作为过办公室。“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办公,还在这样一个与中美关系有着独特联系的地方秘密会晤了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那是1971年,中美还没有建交。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重新翻修成为前门国宾馆。随着岁月的流逝,公使馆区的很多建筑破损失修,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高层建筑。2005年4月,The
Legation Quarter
Ltd将这里租下,以“文化启动生活”的理念重新改造此院落,定名前门23门号,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京城最高端的精品生活消费场所。
这里汇集了享誉世界的餐饮品牌Shiro Matsu(日式料理),Agua(西班牙餐厅),Fez
Bar(屋顶酒吧),Sadler(米其林二星级意大利餐厅),Maison Boulud(布鲁宫法餐厅,米其林二星级法餐厅)。百达翡丽世界顶级钟表品牌,选择这里设其在北京唯一店铺。在看得见天安门风景的房间,前门23号,号称见证和滋养中国形成新一代的精英意识和顶级个种生活方式。
我没有走上原计划的路,并不意味着就无法抵达目的地;道路的选择与取舍,向左与向右,正确与错误,南辕与北辙,有时是必然,有时只是机缘间的一念。突然心生感慨:这何偿不是人生?人活一世,何偿不是一直在苦苦寻找,寻找一条充满未知的路?只是人生之路,只有单程,无论对错,无法回头。小时候母亲曾给我指了条路,告诉我应该怎么走,告诉我哪里是弯路。因无知而无畏的我,倔强地选择了走自己的路,走上自己所选择的路。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京城最高端的精品生活消费场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