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胡说,就扣你们低保”成了地方政府用来彰显权力淫威的工具
据法制日报12月20日报道,一封按着农民手印的控告信,竟然成了地方政府逐个“警告”他们的证据。这事就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因不堪忍受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邦内蒙古制药)的污染,临河区一些乡镇农民将按着他们手印的举报信寄给环保部以及媒体。今年9月5日,《法制日报》报道了这些农民的遭遇。据村民们反映,媒体报道后,联邦内蒙古制药的污染问题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整改,反而每个按了手印的举报人都受到地方政府警告:“再胡说,就扣你们低保”。有村民说,有的干部甚至威胁要拘留他们。
谁都知道低保是什么,所谓最低生活保障而已,说到低保,本来是中央政府出台的一项针对城乡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进行最低生存保障的惠民政策,不论多少,至少也是表达政府在目前贫富不均现实下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民生关怀;然而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某些政府官员的眼里,尽管少得可怜的一点低保,竟然也成了他们用来彰显权力淫威的工具,成了对弱势群体的施舍,成了逃避责任并威胁当地居民的手段,一句“再胡说说扣你们低保”的官员屁话,几乎让“低保”这项中央政府的仁政成了地方政府官员的“人政”,显得尤其的刺耳和无赖。不过官员说这种话是“打”准了当地贫困农民的痛处,有村民说他“一家一年的低保有一千多块钱,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能顶大用’”;甚至当记者离开这位村民家时,记者再三表示,希望能留下这位村民的联系电话,但是,被他断然拒绝。他告诉记者,再联系记者,他担心低保被扣。可见在官员的淫威下,当地受到污染的群众是多么的无奈,理关键的是群众反映“制药厂污染问题没有一点改变。”。“秋天上边来检查,化肥厂提前20多天就停产了,肯定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农丰三队有村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停产后,化肥厂没有进行任何整改,两个大烟囱依然每天24小时放着臭气。
事实上从事件的起因来看,当地制药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周围居民的生存环境之影响,本来也只是涉及到一个全国到处都存在的环保问题,照讲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并非什么奇怪的事,真正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如何贯彻中央政府反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并权衡利益、积极协调GDP增长与涉及民生的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总不能政府明摆着置企业排污臭气熏天影响居民生活于不顾,明知道这种状态已经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却置若罔闻,甚至压制居民的投诉意见,以牺牲环境和居民生存质量来拼命保护污染企业,用这种肮脏的GDP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吧。如果这种以牺牲环境、牺牲民生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也算是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所谓政绩,并籍此来压制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居民的意见,只能说明这些官员已经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的地步。这种牺牲环境、牺牲群众利益的带血的GDP增长维系的所谓官员政绩,只能凸显出当地官员在发展经济上的无能和愚蠢,不要也罢。
众所周知保护企业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当地民生改善,如果得到的结果是政府获得了利益而群众受到了污染、环境遭到了破坏,这算得上可持续发展吗?群众要求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进行干预或治理,是理所当然的权力,而受理群众投诉并正视问题进行整改,至少进行认真的调查,更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人匪夷所思,说当地政府不作为都已经是赞扬他们了,事实上据当地居民反映,9月份法制日报报导此事后,有法地官员警告村民:“以后不要再盯着这事了,这件事已经处理完了,有谁再敢上告或联系记者,就通过手段让他不能好好过日子,这些事你们农民管不了,报社也管不了”,之后更是拿农民少得可怜的“低保”来威胁,试问农民的低保与他们投诉企业排污之间的何联系?当地政府到底是如何看待环境污染与居民投诉的呢?如果说群众投诉环境污染就会被扣“低保”,那只能说是当地政府胡作非为,是典型的乱行政,是给中央政府的低保政策抹黑;如果只是官员习惯性的信口雌黄胡说八道,那更显得其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低下。
显然将群众对企业排污的投诉、对当地政府环保不作为的不满与威胁扣群众低保联系起来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一件荒唐事,充分暴露出了当地官员滥施权力淫威、无视群众利益的丑恶嘴脸,一句“再胡说说扣你们低保”的大话,不仅彰显出当地政府在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上的失职渎职,这种藐视群众利益与社会舆论的无赖腔调,无疑更是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黑,毕竟低保政策是中央政府的一项惠民社会保障机制,现在却沦为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任意打压群众的工具,岂不悲哉!
加载中,请稍候......